“大国工匠”王军:宝钢蓝领科学家 一线工人中的创新奇才
王军在工作室接受记者采访,畅谈工作和创新经历。(中国台湾网 王文英 摄)
完成三大创新项目 攻克世界级行业难题
王军在近10年完成的三大创新项目包括层流冷却关键设备技术、液压系统核心备件高压柱塞泵技术和超高强钢矫直机支承辊技术。其中,“层流冷却关键设备技术”历时10年,攻克了世界级行业难题,彻底改变了以往此类核心装置长期依赖进口或仿制外国产品的局面,实现了由空白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跨越式提升。
王军是宝钢蓝领创新的典型代表,据统计,宝钢公司近50%发明来自于岗位工人。王军是“层流冷却关键装备技术研发及其应用”项目的负责人。该项目成果《热轧带钢柱塞式层流冷却系统研及应用》攻关始于2005年,承担和完成热轧带钢柱塞式层流冷却系统研制,构建了基于带钢热轧实时全宽温度的层流冷却系统,发明了柱塞式层流冷却水宽度调节装置,发明了下置式辊道间高温高湿环境的测温装置,设计了柱塞式层流冷却水宽度调节装置制造及装配工艺,并研制了相关辅助装置,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
该项目成果于2009年开始应用以来不断得到持续优化,在宝钢股份年产量500余万吨的热轧2050mm产线高品质带钢生产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不仅社会和经济效益重大,还解决整个行业上世纪以来一直寻求突破的技术难题,该研究成果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为我国重大装备国产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和保障,是宝钢工人立足岗位创新渡过钢铁行业严冬,实现宝钢现代热连轧技术引领者愿景的探索范例。
此项目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8项、国际专利授权6项、软件著作权申请2项,获得国家发明金奖2 项、国际发明金奖1项。项目成果在节能和环境保护方面效果显著,平均提高热轧带钢成材率0.8%、节水36%、节电25%以上,解决原有设备报废并投巨资新建影响整体物流平衡的困难,填补一项行业空白,不仅为我国钢铁行业热连轧重大装备国产化科技进步尽了一份力,还做到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并防止国外厂商侵权。
工匠精神就是“每个岗位都是成长的舞台”
谈起对“工匠精神”的理解,王军说,每个岗位不仅仅是养家糊口,而是每个人成长的舞台和创新的平台。如果明白这一点,任何岗位上的人都能成长。在持续的岗位创新优化过程中,自身的学习和创造力都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只有这样做,才能成为“工匠”。
王军认为,从个人角度来讲,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对自己要“狠”,不断对自己加压。要成为“工匠”,不是靠喊的,要有真材实料才行,还要刻苦的学习、锻炼和磨炼。其次,王军认为,“工匠精神”还包括持续性,把很枯燥的精神当成一种乐趣去做,变成一种追求去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充满喜欢与热爱。
王军也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说,学习能让知识面更宽广,要像科学家一样工作就必须懂得理论知识,让自己成为有思考的人,有职业的目标和追求,永远朝最好的方向迈进,因为“前人永远都会被后人超越”。王军最后强调团队的重要性,他举例,他在做一个项目时是先提出需求,做可行性方案,方案做好后由专家评审,专家会提各种问题,这是在帮助自己思考,从这个角度上说,专家也是团队的一部分。据记者了解,王军目前在首钢带领着一支十几人的精英团队。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