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友人魏延年:延续首任船政洋监督的“中国梦”
马尾造船厂里遇知音
1975年起,魏延年便开始专程四处奔波,收集有关日意格以及福建船政的资料,“去福建看看船政学堂”的梦想从没放下过。
2006年,魏延年来到了福州,他与友人杜立言谈起了心中的那座学堂和造船厂,当时,距离福建船政创办140周年还有1个月的时间。“不如现在就去找找?”杜立言的提议让魏延年欣喜不已,2人带上一批从法国收集到的老照片马上出发。这一次,魏延年没有失望。
“第一次站在百年船厂的门口,除了震撼还有许多感动,挪不动步子。”魏延年说,时任马尾造船厂党办主任的林樱尧接待了他们,两名为船政文化研究付出了半生心血的中法学者相见恨晚。
林樱尧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在三楼小会议室桌面上,魏先生把照片一张张排开,仅是瞥了一眼,我的心脏就快速跳动起来。在众多照片中,有不少是我第一次见到的船政早期厂区基建、新船制造、马江海战后的情形和马尾地貌的照片。照片极为精致,清晰地再现了一百多年前福建船政的状况。”
林樱尧告诉记者,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造船工业曾留下不少文献资料,但图片并不多见,而早期木刻船建造阶段的生产照片,更是鲜见。“魏先生带来的照片反映了船政的早期建设和船舶建造,对于研究近代中国的造船史、海军史、科技史都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甚至是填补了图片资料的空白。”
端详着魏延年带来的老照片,林樱尧心动不已,他委婉地向魏延年表示,希望能得到这些照片。但魏延年有另一番考虑,他认为带来的照片质量不高,待回到台湾后整理出更清晰的照片,3天后再将所需的照片通过电子邮箱发来。
“真的会如期收到梦寐以求的照片吗?”林樱尧笑言,心里却有一种得而复失的怅惘。6天过去了,邮箱里果然空空如也。正当他感到失望之际,杜立言打来一通电话,说魏延年将于第二天傍晚带着已经制作好并放大的照片从台北飞来马尾。
原来,回到台北后,魏延年考虑到通过邮件传来的照片清晰度不够,于是他请人用数码高保真还原技术对照片进行重新制作,一共25幅。令林樱尧更加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他收到了一份赠送协议。
这份协议书提出两点:一是要求这些照片放在船政轮机厂长期展示,二是版权归魏延年先生所有。林樱尧解释,魏延年之所以这么决定,是担心辗转翻印,照片的质量下降,“我非常感动,他是个令人钦佩的‘无私奉献’的法国友人。”
“中国梦”在延续
这次见面后,魏延年回到了法国。他想到——寻找日意格的后人。
魏延年来到法国国家档案馆翻阅通讯录,然而他发现在法国以日意格为姓氏的人非常多,一时无从下手。但他转念一想,日意格夫人的姓氏却很少见,整本通讯录里只有5人。2011年,他分别给这5个家庭寄去信件,而后静待佳音。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数天后,他收到一封来自古欣夫人的回信,她正是日意格夫人的后人。
魏延年受邀来到古欣夫人的家中,“她家中挂着3米多高的日意格全身油画像,画中的日意格身穿西式军服,外披慈禧太后赏赐的黄马褂。”那天,不少日意格的后裔也闻讯赶来,听魏延年讲述日意格与福建船政的故事,观看魏延年带去的马尾船政古迹照片。看到有人研究先辈,这个原本不大联系的家族,后来也变得频繁互动了起来。
听说先辈参与创办的福建船政,至今仍保留着大量古迹,而且仍在大批生产先进的巨轮,日意格的后人个个心驰神往,古欣夫人说:“我们从此有了一个梦:到马尾去!”
让魏延年高兴的是,这次互动后,日意格的家族带领魏延年参观了古堡,并拿出了一只年代久远的行李箱,里面装满了船政时期的珍贵照片和资料,还有日意格相关福州、马尾的回忆。
7日,魏延年将带来的资料留在马尾,只身飞回台北。“我相信,在那个年代,日意格有一个‘中国梦’,那就是帮助左宗棠建立起远东第一支海军,培养一批优秀的船政学子;而现在,我循着日意格的脚步走来,与其说延续他的‘中国梦’,不如说我是单纯地想让日意格被更多人知晓和了解,让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友谊更加久远和深刻……”魏延年临行时说。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