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岁老地下党员捐出700平方米清代祖宅 价值百万元
生于望族
胡崇绅老人是一名老地下党员。
◎胡崇绅出生于老宅之时,正值家族鼎盛,前来贺喜的人群,排到了老宅大门外。
在礼州镇,胡家是望族。胡崇绅的祖父胡焕之,是团练局长,掌握地方武装,颇有声望。父亲胡怀先,从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留学归国,专业是工程机械。母亲饶应芳,来自北洋军阀议员家庭。当时的胡家,还办了织布厂,风光无限。
位于西昌市礼州镇益民南街25号的这座老宅,也是当时当地的豪宅。这座三进深的四合院,主体建于清代,后在民国初年又补建了一部分。一条走廊进去,是宽敞的院子,正中央是天井,四周分别为厢房。天井正对“怡心园”的泛黄牌匾。走进“怡心园”,豁然开朗,这里是主厅。穿过主厅天井,最里面是一栋三层木楼,古香古色,驼峰、雀替等木雕异常精美。只是长久未有人居住,屋子漏雨。
胡崇绅1923年正月初六出生于老宅,正值家族鼎盛,前来贺喜的人群,排到了老宅大门外。祖父极为喜爱孙儿,称其为“京娃娃”,还给他取了个乳名“福昌”。那时,祖父和祖母大寿,会摆上3天酒,唱上3天戏。而每到过年过节,则由祖母掌厨,儿媳轮流掌灶,做出一大桌好菜……而今胡崇绅记忆中最深的还是那时老宅取阅不尽的书籍,比如父亲从日本带回来的工程机械书,有日文的、英文的,藏书楼里还有各种古籍,在此环境的熏染下,自小便滋长了求知的渴求。
离家避难
◎老宅险遭潜伏特务焚毁,经此一劫,胡崇绅油生感激——祖宅是红军救下来的。
1935年,胡崇绅12岁,此时的胡家则开始走下坡路,而家道中落也牵连老宅险遭灭顶。
这一年,红军长征经过礼州。一名潜伏在队伍中的特务,独自闯进了老宅,杀了一只鸡,煮了一锅面,还逼问看屋的老人,家中财物在哪里?半天没有翻到值钱的东西,特务找来稻草,欲火烧宅子泄愤。就在家中老人苦苦哀求时,两名红军走了进来,制止了特务的恶行。经此一劫,胡崇绅油生感激——这座祖宅是红军救下来的。
祸不单行。就在这一年,胡崇绅的父亲和三叔被人告发,在礼州被国民党“别动队”抓捕。胡崇绅记得很清楚,事发在1935年的冬月28日下午,父亲和叔叔被加诸“土豪劣绅、私买枪支、私通共党”的罪名,逮捕至西昌杀害。
遭此巨变,母亲遂一病不起。这时,家里又接到消息:有人要“斩草除根”,孩子可能不安全!母亲只能在病中,托人带信给当时在成都经商的舅舅,要他想办法,将孩子们安全带到成都。1936年3月,母亲终究是没有撑住,含泪去世。安葬好了母亲后不久,家里从一个远房姑母处借了100元当路费,将胡崇绅和二弟送往成都避难。
离开老宅,寄人篱下,虽在舅舅家但日子并不好过。
地下工作
◎与老宅别聚,少时他是避难而去,而再回故里已肩负了拯救家国的重任。
小家破落之际,正是国家深受欺凌之时。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身在成都的胡崇绅时常和同学们一起上街游行,宣传抗日。
而一份《新华日报》,更让他开阔了眼界,知道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也知道了原来八路军就是当年救下老宅的红军。“我想起了老宅是被红军救下来的,现实加上历史,我对这样一支军队的敬意更为加深。”
再回忆当年与党组织结缘,得从一幅抗日漫画说起。当时,见表兄的抗日漫画在《星芒报》发表后,他也兴致浓厚地画了一幅名为《反攻》的漫画投稿,也得以刊发,还得到5毛钱的稿费。胡崇绅后来才知道,《星芒报》是当时共产党成都地下党组织的机关报。
也许在冥冥中,老宅就如一根无形的绳索将胡崇绅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当他再回到老宅时,已是1940年,相别了五年。
只不过,少时他是避难而去,而再回故里已肩负了拯救家国的重任。“或许是红军经过礼州时,就在我心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在成都读书时,我看了很多书,已经有了目标——找共产党,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胡崇绅如是推究了自己的命运。
1940年5月,在表哥和大哥的介绍下,胡崇绅成为了一名地下党员。根据组织安排,胡崇绅的主要任务,是在礼州从事地下革命工作。从入党到解放,9年时间,除了介绍人,胡崇绅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自己的秘密身份,包括当时最亲的家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