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用学术书写时代进步的华章

——为《中国社会科学》创刊35周年而作

2015-11-09 11:25:0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高翔
  

  形成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是当代中国学术的坚定追求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作为人类文明高层次组成部分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更是如此。当今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发达,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联系日渐紧密,文化在交融、知识在汇通,学术的全球化似乎正成为一场宏大的“盛宴”。然而,表象不等于本质,时尚不等于方向,真正成熟的学者不应该在喧嚣和狂欢中迷失自我。我们需要对学术的全球化作冷思考。

  毫无疑问,当今时代,在学术上搞闭关锁国既无出路,也不可能。学术要发展,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必须善于借鉴、学习其他国家,包括国际主流学术中的合理成分。但也要看到,学术交流应该是平等的、双向的,放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民族性,用西方的学术理念改造我们的学术文化,只能是死路一条。事实上,在如何正确处理中外学术关系上,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也不乏痛苦的教训。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学科过于强调西方学术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盲目迷信和崇拜西方学术与理论,妨碍了我们的独立思考和理论创新。面对中外学术思潮的汹涌激荡,我们诚然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和谦逊的姿态,但前提是坚守我们的学术价值、学术立场与学术原则,坚持独立思考、独抒己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中国学人不能一味当洋人的学生,不能放弃民族学术的尊严与自信。中国学术必须说中国话,必须形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学派。这是《中国社会科学》矢志不移的学术追求。

  坚守科学精神是当代中国学术的基本原则

  敬畏学术,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学术,是中国知识界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清代学者钱大昕说,“学问乃千秋之事”,“通儒之学,必自实事求是始”。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史上,真正的名家巨匠从来都是严谨治学的典范。然而,近些年学术氛围、学术风气出现种种弊端,自尊自重之风渐衰,庸俗媚俗之习蔓延;求实严谨之风不兴,轻浮贪功之气弥盛;抄袭剽窃时发,低层次重复成果甚多。与此同时,批评之声渐微,坚持真理的品格不彰。所谓的学术评论,往往谀词充斥,媚语多有;所谓的学术批评,往往避重就轻,避实击虚。这一现状,不但对包括《中国社会科学》在内的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影响着当代中国学术的形象。中国学术要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好、更远,就必须杜绝浮华,返璞归真;坚守科学精神,坚守职业道德,坚守学术规矩;坚持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扎扎实实做学问;将科学研究作为千秋之事,敬之慎之,不为虚名所惑,不为近利所诱,脚踏实地,厚积薄发,使研究成果真正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人民的评说、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从而使我们的学术界有品位、有尊严,风清气正,一归于淳朴正直之道。

  “礼乐百年而后兴”。35年,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短暂的一瞬。然而,这35年,中国创造了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奇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受益于这个时代,也成为时代前进的助推者、欢呼者。《中国社会科学》表征着我们这个时代知识的升华,反映着当代学人思想的追求,见证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社会科学》将在追求真理的途中,与探索者一路同行,并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

【责任编辑:陈玲云】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