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用学术书写时代进步的华章

——为《中国社会科学》创刊35周年而作

2015-11-09 11:25:0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高翔
  

  35年前,也就是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创刊了。这个诞生、成长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幸运儿,从一开始就承载着独特的使命,凝聚着众多的期望。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乔木同志对这份刊物饱含深情,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确定了《中国社会科学》的办刊方向和编辑方针,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国内外社会历史和学术思想,增进国际学术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服务”;明确要求《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论文质量要在全国是第一流的,能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以至我们国家的社会科学水平,能够带动全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斗转星移35年,《中国社会科学》始终不忘创刊者的嘱咐和重托,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努力走在时代和学术进步的前沿。从1980年至今,《中国社会科学》刊发了3800余篇文章。这些在不同时期刊发的文章,无不鲜活而深刻地体现了当代中国学人的精神追求以及对时代问题的思考与回应。可以说,《中国社会科学》是新时期中国学术道路的一个缩影。“风云雄气象,笔墨辟鸿蒙。”回望过去,《中国社会科学》一路走来,不乏辉煌与荣光,也经历过曲折和迷茫。反思、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对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学术的未来不无裨益。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学术的旗帜和灵魂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萌生于上世纪五四运动前后,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中逐渐成为进步学术的主流。新中国成立后,人文社会科学界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术话语体系,这是新时期中国学术前进的基础和出发点。

  《中国社会科学》自诞生起就处在剧烈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面临着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和竞争。它一方面积极倡导学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大胆创新,为时代的进步鼓与呼;一方面毫不含糊地宣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学术的必由之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学术就从根本上坚持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学术就从根本上掌握了自己的未来。马克思主义不是束缚学术创新的教条;相反,它从未离开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从不保守,从不固步自封,是最没有狭隘宗派主义的思想体系,具有最宽阔的胸怀和包容能力,善于通过批判的方法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一切思想精华,使自己得到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要求学者站在社会进步的最前沿,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不断开辟新的思想境界、学术境界。这是当代中国学人的使命,也是中国知识界应有的精神追求。正是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中国社会科学》组织、刊发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文章,体现出《中国社会科学》和中国学人的理论担当与学术勇气。

  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学术的根本宗旨

  对亿万苍生的关切,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始终是学术文明得以展开、得以延续、得以发展的前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铸就了一代代中国学人的崇高品格和凛然风骨。当代中国学术必须继承和弘扬这一经世传统,矢志不渝地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提供思想和智慧的支持。

  服务现实与学术研究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术的生命力,从来都来自于对重大现实问题的深切追问,来自于对人类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学术不断地从现实中汲取创新的素材和灵感,而人类生活的现实也在学术的不断进步中获得提升和改善。30多年来,中国最具创新价值的学术成果,最有可能成为“传世之作”的学术文献,无一不饱含着深沉的家国情怀,无一不清晰而直接地回答时代的课题。正是从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中,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的学者获得了思想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以《中国社会科学》所刊发文章为例,围绕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与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的文章,与时代的脉搏共振,与人民的呼声相应,具有鲜明的理论和学术创新价值。

  毋庸讳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学人在坚持独立思考和服务现实方面还存在需要改进的空间。但这不应该成为远离现实、逃避使命与担当的理由。中国学人的双脚必须牢牢站立在实践的热土上。否则,“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多么劳神费力,最终形成的只能是精致的“纸老虎”。历史反复证明,学术要发展,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投身到时代进步的洪流中,去推波助澜,去激流扬帆,而不是冷眼旁观,更不能逆流而动。

【责任编辑:陈玲云】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