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眼镜加价30倍成常态 “互联网+”打破实体店暴利

2015-10-12 09:27:54  来源:北京日报
  

  眼镜加价背后有推手

  “每次配镜时都有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记者在商场里随机采访了十位戴着眼镜的消费者,叶女士说,在店员的推销下,配镜都会超出预算。除了价格不菲,“验光不准”“推单现象严重”“消费项目弹性大”也成了一些人的配镜痛点。不过,传统配镜的消费习惯已养成,让多数消费者还是把传统眼镜店作为首选。

  成本几十元的眼镜,为何摇身一变“贴金”数十倍?多位眼镜界人士向记者证实,眼镜业的定价体系基本上遵循“三乘三”法则。以一块折射率为1.56的黄金膜树脂镜片为例,工厂出厂价20元左右,到了批发商手里会变成60元,再到眼镜店里就会变成180元。以此计算,从工厂出厂价到眼镜店,至少是9倍价差,如果经销商分成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的话,这中间的倍数又将会无限放大。

  “房租那么贵,仪器设备、验光设备和验光师的费用都是大开销。”走访多家眼镜店,攀谈中记者得知,多数眼镜店每天配镜只有两三副,生意并不好,为了盈利只好把价格转嫁给消费者,“能卖一副是一副”。毕胜告诉记者,传统眼镜店库存压力大带来的花销更甚,虽是暴毛利,可也是少净利。

【责任编辑:钟培培】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