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多艘北洋战舰遭野蛮盗捞 盗贼操南方口音(组图)

2015-10-04 11:13:45  来源:华西都市报
  

  相关链接

  全国首次

  华西都市报拍出经远残骸照片

  去年8月,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辽宁黑岛,联合国内知名水下摄影师慨文,潜入海底,用镜头记录下了水下的经远舰残骸。这是继120年前“经远舰沉没”最后一张遗影后,关于经远舰最新的一组照片。经过120年的海水冲刷,当年雄壮的经远舰早已满目疮痍,舰体上布满了淤泥、渔网、海渍,以及早年一次偷盗性的打捞留下的累累伤痕。

  对于这次海底拍摄经远舰,陈悦说,有两个首次,一个意义:“首次海底拍摄北洋水师沉舰残骸照片,首次发布经远舰海底残骸照片,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野蛮打捞

  日本人把沉舰炸成碎片捞起

  在丹东大鹿岛上,如今还有一个说法,1937年侵华日军曾到此打捞“致远舰”并炸毁三层,中国潜水员甚至从舱里背出“邓大人”。

  由于此次发现的致远舰有被严重烧毁的痕迹,因此考古队员们认为上述说法可信,致远舰确实遭遇了日军的野蛮打捞。

  但知名甲午史学者陈悦对此并不认同,陈悦认为根据目前资料的掌握情况,以及岛上居民口述内容可以确认,当年日军炸毁的不是致远舰,可能是另外一艘北洋战舰。

  甲午海战中,一共有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艘军舰沉没,除经远距离大鹿岛较远外,剩下三舰,不管是哪一艘都遭遇了日本人的野蛮打捞。日本为铜铁等原料两次打捞

  除经远舰确定沉没在距离大鹿岛20多海里的黑岛海域外,其余三舰均沉没在大鹿岛附近海域。

  65岁的于开臣老先生曾在大鹿岛村委会工作过,非常注意搜集岛上老人有关那场海战的描述。

  于开臣说,1937 年—1938年日本曾两次打捞大鹿岛的甲午沉舰,以期获得铜铁等原料。

  1938年4月,日本派出“安德丸”和“神甫丸”两艘打捞船来到大鹿岛,随舰而行有一名日本潜水员,还从庄河请来一名叫王绪年的潜水员。同时,日本还从岛上雇佣了时年23岁的李桂斌到船上给潜水员的氧气管加压打气。

  如今,当事人李桂斌早已去世多年。据他生前回忆,日本人打捞的方式非常野蛮。潜水员下水时带着炸药,在船上安装好后,在水面引爆,然后再把炸成碎片的船体打捞上来。中国潜水员背出“邓大人”

  日本人走后,王绪年留在了大鹿岛。于开臣说,当时王绪年惦记着船上留下的银子等财宝。

  “有一次王绪年下潜,在一个密闭的舱内发现一尊金佛,带着金佛要离开时他发现里面还有一尊穿着官府的骨架坐在椅子上,随手扯了一下,一块骨头便掉了出来。”于开臣说,“受到惊吓的王绪年立即离开舱室,返回岸上,但一到岸上,王绪年就病了。”于开臣说。几天后,王绪年病好,在村民李桂斌和于永灵的协助下,他带着油毡纸再次下水,把舱内的遗骸连同官服包好后一起收殓到岸上,安葬在大鹿岛东口的一处山腰下,并在墓前立起一块木牌,上书:邓世昌大人之墓。

  对于大鹿岛人坚持认为墓中之人是“邓世昌”的说法,陈悦说,根据各种历史档案都明确记载,邓世昌是军舰沉没时落水后、拒绝援救慷慨赴死的,“邓世昌是殉节于茫茫大海,怎么会在大鹿岛上有个墓呢?”也因为这个原因,丹东的文物部门一直未对邓世昌墓进行认定。

  不过在大鹿岛村民看来,不管墓里是不是真的“邓大人”,“反正邓大人的民族精神已经融入我们鹿岛村每个人的心里。”于开臣说。

【责任编辑:伊宁倩】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