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与中国人民一起抗战(下)
马海德红军战士中一员
本报记者王佳可
仲夏清晨,细雨纷纷,北京什刹海附近一处四合院在绿树掩映中更显清幽。这里就是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的马海德医生最后生活的地方。记者推开朱漆大门,仿佛打开时光之门:巍巍宝塔山下,清清延河水畔,抗战岁月的烽火硝烟、进步青年的如火激情、马海德与他喊了一辈子“妹子”的妻子苏菲在艰难时光中的相知相守,都伴随这位96岁老奶奶的娓娓诉说呈现在记者眼前。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生于美国。1933年,刚刚23岁的马海德在瑞士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来到上海进行热带病考察。上海百姓的贫苦生活与达官显贵的挥霍无度令他在震惊中痛切地认识到:只有彻底治疗社会顽疾才是解救百姓于水火的良方。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他结识了宋庆龄、史沫特莱、路易·艾黎等进步人士,并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他在上海的门诊部,也成为中共地下党人联络和开会的地方。
1936年春,中共中央邀请一位外国记者和一名外国医生前往陕北考察抗日根据地情况并了解中共的抗日主张。经宋庆龄介绍,马海德与斯诺分别由上海和北平前往陕北。临行前,宋庆龄送给马海德一个皮质医药包,这个医药包伴随他走过延安的田间地头,也陪伴他在行军途中躲过敌机投弹扫射。苏菲说,每个人都认识马大夫,他虽然是顾问却没有架子,总是冲到一线救治伤员,无论病人是谁都尽心尽力。
有一次马海德下山时,发现半山坡一个老乡家的男娃娃看到他总是背过身去。他觉得很奇怪便故意逗他,孩子转过脸,竟然是唇腭裂。马海德当时就决定要医治这个孩子。他立刻和驻地的印度援华医疗队商量手术事宜,并亲自找到孩子父母提出要做手术。老乡惊呆了,无法相信先天的缺陷竟能用医学手段弥补。手术成功后,马海德的名声更响了,老乡们有个头疼脑热就来找他看病。在老乡们看来,穿着红军军服、打着绑腿的马海德不是外国人,就是他们身边红军战士中的一员。
在根据地半年的亲身经历令马海德清楚地看到中国革命的希望、光明和力量所在。1937年2月,他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正式改用中国名字——马海德。苏菲动情地回忆道,“马大夫说‘这里的人民需要我!这里的队伍需要我,我就要留下来!’”而这一留,就是一辈子。1950年,马海德正式加入中国国籍。马海德将一生献给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毕生遵守着他的入党誓言。
苏菲向记者回忆起一个细节,日军投下的炸弹炸垮了窑洞,碎弹片落在一名战士的头上,鲜血哗的一下从战士脸上涌了出来。马海德立刻要把他送往手术室,可受伤的战士却一定要抱着枪才上担架,坚决不肯把枪交出来。就这样,担架抬着血如泉涌的战士和他宁肯付出生命也不能交出的枪一起奔向了医院。这件事给马海德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他说:“有这样的战士,共产党一定会胜利!”
苏菲说,马海德对中国共产党有着最深沉的爱和最坚定的信念。在临终时,他对苏菲说:“妹子,我一点也没有遗憾的。”作为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西方人,马海德将一生都贡献给中国革命事业,他无愧于红军战士的称号。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滇军出省抗战的重大战役(上)(2015-07-20 17:28:06)
- 左权:抗战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 年仅37岁殉国(2015-07-20 14:52:57)
- 走近抗战29军将领之后:没有硝烟的集结号(2015-07-20 11:21:50)
- 老兵魏太合忆抗战 受邀48天后阅兵观礼 (2015-07-16 19:40:43)
- 涌泉寺刺血经书藏抗战秘史 僧侣救护队支援抗战(2015-07-16 09:21:56)
- 抗战影像志:无差别轰炸(2015-07-15 17:45:11)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