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老师傅手编惠女斗笠54年 用手撕出18层竹篾
用斗笠编成灯笼
核心提示:惠安女服饰闻名遐迩,橙黄头笠是惠安女传统服饰或者惠安女这个群体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惠安县净峰镇,66岁的老人王汉坤,一辈子坚持用手编扎传统的惠安女斗笠,成了远近闻名的“斗笠师”。
记者 廖培煌 林劲峰 文/图
布满茧子双手游走竹篾之间
在惠安县净峰镇、小乍镇一带,说起王汉坤,没几个人认识。但说起制作斗笠的“斗笠师”,穿着传统服饰的妇女们大都知道,找“斗笠师”做一顶“斗笠”,可是要预约的,交“斗笠”时间还不能确定。但即便这样,找“斗笠师”制作斗笠的人员还是经常要排长队。
近日,在净峰镇区十字路口附近一幢很不起眼的民宅二楼,记者见到了“斗笠师”王汉坤。刚聊没几句,便有几位当地妇女上门托他制作斗笠。
在家里顶楼的制作工坊,王汉坤一边编织斗笠,一边与记者聊开。细长柔软的竹篾、竹丝,在他布满茧子的双手间不时跳跃,很快,10多根竹篾编搭起斗笠的框架。
王汉坤今年66岁,惠安县东桥镇衍山人。12岁那年,王汉坤到村里一位做了一辈子斗笠的老师那里当学徒。既锋利又柔软的竹篾,在王汉坤的手中飞快地游走,师傅认准了这个小男孩也是一辈子“吃这碗饭的人”。果不其然,从那时起至今,王汉坤的生活中就没有离开过斗笠。
用手可以撕出18层竹篾
20多年前,王汉坤来到净峰镇做斗笠。在他看来,一顶好的斗笠,就是一位惠安女给人第一眼印象的“精气神”,必须体现惠安女的传统与美丽。因此,他给斗笠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凤美笠”。
惠安女斗笠由竹篾、纽扣等配饰和油漆等几部分组成。王汉坤介绍,制作斗笠最难之处在于,既要漂亮,又要符合头型、戴得舒适,所以制作斗笠的每一个程序都得精心。
他说,首先要挑选“节”少的竹子。早年,泉港出产的观音竹是不错的原料,后来那边不再产竹子,他便转向洛江等山区寻找节点比较少的长枝竹。竹子用刀破开成近1米的小段后,剩下的就用手撕竹篾,一截竹子的一面,王汉坤可以连撕18层,这期间,不会在节点断掉,每一根竹篾长度、厚度都非常均匀,长七八十厘米,宽0.5厘米。这些扁丝状的竹篾长度、厚宽都非常接近,如果不是现场观看,记者很难相信这是出自双手而非机械。
破开竹篾后,用夹棉刀将竹篾夹得更平滑和柔软些。接下来,根据编花等需要编织斗笠外形,别上纽扣等配饰,最后上漆。制作一顶斗笠,不包括上漆后的晾晒,往往要花一天的时间。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从韩国泡菜中国造谈起(2015-07-06 10:51:27)
- 风行狗仔队战绩:文章等3宗“出轨” 2宗“车震”(2015-07-05 16:03:50)
- 美国独立日燃放2亿多磅烟花 绝大多数为中国制造(2015-07-04 07:40:58)
- 菊花茶消暑有讲究 医生提醒阳虚体质者不适宜喝(2015-07-02 15:27:44)
- 省图为少儿免费开讲传统文化 公益活动主题是汉字(2015-07-02 09:24:52)
- 抱团发展借力“互联网+” 闽侯根雕引来发展春天(2015-07-02 07:06:28)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