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聚焦土地整治:污染不容乐观 利用效率普遍不高

2015-06-26 10:54:45  来源:法制日报
  

  经济发展建设占用大量耕地

  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粮食安全的基础仍不稳固,耕地保护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另一方面,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普遍不高,闲置、废弃、低效利用土地大量存在,盘活利用潜力巨大。

  这是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蓝皮书课题组对我国目前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

  “地方经济对建设用地的依赖程度巨大,耕地保护的形势更加严峻,加上一些地方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要实现县域、市域内的占补平衡难度越来越大,占优补劣、占多补少的现象并不鲜见,尤其是优质连片的耕地资源没有得到积极主动的保护和改造提升。”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介绍说,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和资源的高消耗,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

  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仅1996年“一调”至2009年“二调”的13年间,全国因建设占用、生态退耕、结构调整和灾毁减少耕地超过2亿亩,其中大多数是优质耕地,仅东南沿海5省就减少水田1798万亩,相当于减掉了福建省全省的水田面积。按照吨粮田的标准计算,相当于损失掉了180亿公斤的粮食产能。

  在城市用地方面,则存在体系、结构性等诸多问题。以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鬼城”为例,就属于城市用地内部问题,需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依据阶段特征不断调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问题、农耕文化传承问题、乡镇企业土地利用粗放、防止农村土地过度资本化等,则是郧文聚等人发现的我国乡村目前面临的土地整治问题。

  在如何进行土地利用这一问题上,郧文聚用了两个“最”字——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我国长期面临土地资源紧约束,必须改变当前城市过度扩张、耕地和生态用地快速减少的不可持续发展态势,减少因土地利用不当引发的资源环境和民生问题。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节约用地,真正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切实优化土地的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郧文聚说,同时,更要认真审视耕地保护、城市发展、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避免条块式的认知、管理方式。

【责任编辑:钟培培】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