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灯王”做花灯有秘诀 制作莲花灯花瓣不倒
2007年被选上“灯王” 一举成名
郑祥霖成名后,很多人上门来找他,有订做花灯的,也有来采访的。说到成名的经历,郑祥霖说,那是从自己被选上“灯王”之后。
2007年,南后街第一次举办元宵灯会,郑祥霖以“走马观花灯”一举夺魁,当选为那一届“灯王”,从此以后便出了名。
“最难忘的一次做花灯,是在80年代中期,福州一家商场的订单。”郑祥霖说,当时五一路一家商场要开业,找到自己做花灯,订做一对龙。“龙珠直径80厘米,龙头放在地上有3米高,还要弯弯曲曲地在商场大门口摆出‘双龙戏珠’的姿势来。”据他介绍,当时和自己一起做这花灯的,有好几个人,一行人做了十几天才完工。一条龙身长16米,每2米便要弯曲一下,做出来以后,商场的负责人非常满意,当场就封了红包,可自己至今再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奇怪,“那么难的项目我当时是怎么做出来的?”
郑祥霖现在手上的单子,是来自福清,对方也是打算拿来做元宵节的活动。郑祥霖介绍,订单已大致完成,龙身长度也有十几米,背面的龙鳞是自己手工一片一片画上去的,龙头龙尾的颜色也是凭自己的色感来描画,双龙一公一母,栩栩如生。
8岁开始做花灯 手艺精湛
郑祥霖家的阳台上,堆满了做花灯所需的竹子。
做花灯前,要将整条竹子削成竹篾,取所需大小,对骨架进行构建、捆绑、加固。记者采访时,他正在扎一只未完工的龙珠,将16个竹环绑好了,往地上一丢,结结实实地弹了起来,“瞧,我扎的架子,结实得能当球踢。”
郑祥霖从8岁开始学习做花灯,早期家里条件不好,一家人以扎花灯为生,但这种单子一般从八九月份才开始陆续有人订,于是在夏季,家里人通常扎扇子,一把卖个几分钱,用以养家糊口。据他介绍,改革开放前,因为经济条件所限,很少有人订做龙灯,一年最多扎个两三头,有时候一年到头,龙灯的单子一个都没有;秋天时分,家里往往以扎风筝糊口。
郑祥霖认为,传统花灯代表的是传统文化,虽然福州传统花灯受到的冲击不小,但自己作为传统花灯的传承者,即使到了这把年纪,还是想要好好研究制作花灯的工艺,“花灯的制作和学习是没有尽头的。”
(东南快报记者 陈雪芳 刘兴 文/图)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初春夜游闽江暂别都市喧嚣 看江景品味闽水情怀(2015-03-16 16:55:24)
- 福州元宵花灯回收再利用 大型灯组一般报废处理(2015-03-10 11:25:02)
- 五一广场花灯拆除后未及时移走 有人偷电线灯泡(2015-03-09 09:30:08)
- 孩子玩花灯不慎点燃民房 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015-03-08 10:40:45)
- 花灯回收 环保节俭(2015-03-08 08:48:10)
- 福州市各展区回收部分花灯 将赠送给社区和学校 (2015-03-07 10:36:07)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