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份“深改”出台实招 多地GDP主动踩刹车
启幕 商海春作 新华社发
风光不再 徐骏作 新华社发
杨嵩孛、黄兴华制图
在1月7日河北两会率先“登场”之后,中国各省区市陆续进入了“两会时间”。截至1月28日,除吉林、广东、海南三省外,其余28省区市均已召开两会,并“晒出”了各自的2014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各地如何应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如何根据中央顶层设计展开改革?这一切,都能从地方两会上找到答案。作为观察中国各地发展理念与趋势的“窗口”,地方两会备受瞩目。
1新常态:
多地:GDP主动踩刹车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理解2014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的话,非“新常态”莫属。
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从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此前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也将转向创新驱动。因此,如何应对新常态,就成为各地两会的重要议题。
据本报不完全统计,“新常态”一词至少在15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多次提及,其中北京出现11次,宁夏10次,青海和贵州各9次。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GDP增长7.4%,较前年有所放缓。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披露的数据,则进一步印证了中央关于“新常态”的研判。除西藏完成12%的GDP预期增幅外,各地受产能过剩、结构调整、环境治理等因素影响,均未完全实现去年初提出的预期增长目标,其中资源大省山西的实际增幅,更是与预期相差4.1个百分点。
在这种情况下,今年两会上,对备受关注的GDP增幅问题,各地都在主动“踩刹车”。本报统计,到目前为止,相比2014年的预期增速,全国共有26个省区市下调了GDP增速;作为全国深改的“排头兵”,上海更是直接取消了对GDP增速的预期目标。
东中西部对GDP的预期各有不同。比如,北京、河北等省市努力“保七”,宁夏、新疆则告别GDP增长的“两位数时代”;中西部地区增速虽仍高于东部,但分水岭已从之前的10%变为8%。
“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这种‘下台阶’是‘新常态’的重要特征。政策强刺激和过度干预不仅难以扭转局势,还会有留下‘后遗症’的风险。”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驱动力量在短期内需要通过降低增速来实现。在这一点上,各省区市工作报告都体现了改革的决心,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展现了正确的政绩观。”
有评论认为,现阶段搞GDP崇拜是落伍,不再考量GDP则是“任性”。对此,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学工对本报表示,在我国目前的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作为社会财富也是国家地位的基础,GDP仍然重要,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要在改善民生和保护环境的强约束条件下追求高品质的GDP,而非不计一切代价盲目求速度。
淡化对GDP增速的关注,是为在发展的“含金量”上下工夫。今年地方两会,“创新”、“改革”都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比如,北京就提出,将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计划安排资金超过450亿元,其中部分用于新材料、新能源等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上海在率先取消GDP预期目标的同时,将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放在2015年工作首位;将增速定为6%的辽宁,则表示要强化“质量关切”,“用过去拼速度的那股劲儿来追求高质量”。
全面深改的关键之年,如何形成正确的GDP观,把握经济发展中速度与质量的平衡,对各地政府仍是挑战。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泉州GDP连续16年居省首位 政府加快“海丝”建设(2015-03-18 09:43:31)
- 国民党:国共论坛效果最重要 谋两岸交流实际利益(2015-03-17 16:53:42)
- 国民党高层:两岸政策延续“九二共识”(2015-03-17 16:52:52)
-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旅游要发展 厕所要革命(2015-03-17 14:44:14)
- 印度七岁神童过目不忘 堪称“行走的百科全书”(2015-03-17 11:09:20)
- 王儒林谈山西反腐:现在一查就是一帮一动就塌方(2015-03-17 09:46:25)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