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福州行”系列报道四:要效益 更要环保(图)
在筱埕镇官坞村,生态立体养殖业也走出了一条新路。
“通过立体养殖技术,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海荒’的问题,还让村里养殖的鲍鱼免受赤潮的危害。”村党委书记林哲龙说,“村后面这片海域上层挂养的都是海带,赤潮来的时候,大片的海带形成了一个‘隔离带’,为水下层鲍鱼提供了氧气和食物,避免因赤潮导致鲍鱼缺氧死亡;海带还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使得这片海域的海水水质更好,鲍鱼吃起来更加鲜美。”
珍稀水产增殖放流
在长乐漳港海底的细沙中,一枚枚晶莹剔透的海蚌幼苗在这里安家落户——它们大部分是通过人工培育后放流的。再过3年,这些海蚌幼苗才能长成为直径9厘米的漳港海蚌。
漳港海蚌肉质鲜美细嫩,被誉为“西施舌”。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出访中国,漳港海蚌以特供品的身份摆上了国宴的餐桌,从此一炮走红,成为一道名菜。另有一种说法:全世界最好吃的海蚌有两种,一种产自意大利水城威尼斯,还有一种就是福建长乐出产的漳港海蚌。如今,威尼斯的海蚌已经绝迹,漳港海蚌更显珍贵。
“漳港海蚌很‘娇气’,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必须是半淡半咸的海水、25℃左右的恒温、8米~10米左右的深度。满足这些条件的,只有位于闽江口南岸的漳港海区。”长乐市海洋渔业局副局长、漳港海蚌场场长邹文钟告诉记者,海蚌生长速度较慢,从3厘米大的蚌苗长到9厘米的成蚌,大约要3年时间。
“这几年,天然海蚌越来越少了。”邹文钟说,以前在海下挖开细沙,就能找到大小不一的漳港海蚌,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少见了,“早年不少渔民使用蚌耙捕捞海蚌,形成掠夺性开采,导致海蚌年产量从过去的200吨下降到现在的不到10吨”。
“为了保护海蚌资源,不让海蚌从漳港消失,我们对海蚌进行了多年的育苗研究,经过反复试验,如今人工培育的海蚌苗可以长到5厘米了。”在海蚌培育池旁边,铺满细沙的池底依稀可见海蚌幼苗缓慢爬行。邹文钟介绍,海蚌长到直径5厘米左右,就不再适宜人工养殖,必须放流回大海。漳港海蚌场每年都联合海洋渔业等有关部门,增殖放流人工繁育的海蚌苗,仅去年就增殖放流了35万粒。
让海蚌回到大海,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精心呵护。当地海洋渔业、公安边防、工商环保等部门经常组织联合行动,打击违规捕捞行为,宣传海蚌保护的重要性。
循环经济随处可见
冶金行业的高炉废弃物,被水泥工厂当做生产资料全部“吃掉”;发电厂的热能供给化工企业、石膏供给下游的建材厂……在福州的各大临港工业园区,这样有趣的“循环”比比皆是。跟随而来的,是新型循环经济的蓬勃兴起。
被称为“福州外港”的罗源湾,宝钢、亿鑫、三金等钢铁巨头接连进驻,“百亿冶金城”由此崛起。机遇前所未有,但面对的环保挑战也前所未有。
福建源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在罗源湾北部,6个巨大的矿渣储库拔地而起,预计到8月份,这些直径15米、高40米的储库即可竣工投入使用。届时,它们可以“吃下”30000吨的矿渣材料。“这些矿渣对于钢铁企业来说是废料,但是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贝’。”源鑫公司董事长陈必松笑着说。
源鑫公司于2011年成立了研发中心,与同济大学、福州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克了高炉矿渣再利用的难题,实现废弃物处理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现在公司的一期工程项目基本完工,今年8月就可以启动试生产,将可回收罗源湾各大冶金企业的矿渣、治金废渣、粉煤灰、炉底渣、脱硫石膏、石板材渣等工业废料,通过一定的配比,综合利用后制成新型环保型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矿渣微粉、海工水泥和干拌砂浆等。”陈必松说,一期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实现利税3000余万元。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