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建的第一次!8000万年前,它们走过这里

2021-01-13 10:50:04  来源:福建日报
  

  次日即现恐龙足迹

  2020年11月6日,考察队第一站来到位于闽西的上杭县。在野外工作之前,队员们查阅了大量的福建地质资料,并结合卫星图,划定了多个预设考察区。

  7日上午,考察队在当地的红层踏勘,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钮科程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邢立达碰头,这两位领队商议:队员们上午都比较疲劳,不如下午就在上杭县城附近的工地寻找一些露头,看看岩性。

  午后,考察队在县城周遭陆续取得一些线索。16时,考察队员苗胜水驾车在龙翔大道实验中学一侧(即上杭县临城镇城南社区龙翔大道西南侧)发现了一个裸露的山坡,大面积的砂岩层面非常醒目。钮科程打趣道:“就这个坡了。这个坡又平整,工作面又大。如果有发现,够咱们干一阵了。”

  下车后,钮科程先攀上斜坡,发现了一些分布较散的泥裂、波痕和虫迹,便呼唤正在坡下的邢立达一行人上来勘察。此时,邢立达正带着学生队员在观察一些垮塌岩石上的虫迹,并惊讶于这些地质遗迹的精美。种种迹象都表明,这里出现恐龙足迹的可能性较大。

  邢立达刚攀上山坡,老远就在钮科程的脚边和当地人挖出的植树凹坑之间,看到了一个保存良好的、清晰可辨的三趾型足迹,足迹末端有着非常明显的爪痕,心想“肯定是动物所留的”。他当场高喊:“恐龙足迹!这肯定是恐龙足迹!”

  很快,考察队员在周遭的岩面上发现了更多的足迹。次日,在进一步清扫化石所在的层面后,十个、数十个、上百个足迹逐渐被发现,从而揭开了上杭恐龙足迹群大发现的序幕。

  “谁都没想到在考察的第二天,就找到了恐龙在福建生活的证据!”钮科程反复强调,并总结出一条经验,是“由于前期资料准备充分”。

  “最”字频出的惊喜

  足迹点的层面上保存了波痕、泥裂、虫迹等丰富的沉积构造和遗迹化石,显示出恐龙在旱季湖畔(湖岸带或湖滩)活动画面,或饮水,或进食……

  12月15日至17日,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丽霞,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原馆长彭光照,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农业大学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所长李大庆,这3位国家权威专家抵达足迹点进行考察鉴定。

  经过考察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这次上杭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是福建省在恐龙及其遗迹方面的首次发现,对福建省的恐龙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此结束了福建省“没有恐龙”的历史。这一发现对于研究闽西距今约8000万年晚白垩纪时期的古环境、古地理、古生态以及全球白垩纪晚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和演化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促进福建省相关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不仅如此,这份《“福建上杭恐龙足迹群”专家考察意见》还作了纵横比较:该化石产地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面积最大、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多样性远高于黑龙江嘉荫、安徽黄山、广东南雄、云南楚雄、四川昭觉、浙江东阳等地的晚白垩世足迹点。产出年代上早于江西赣州、广东河源等地的恐龙化石点。大型恐爪龙类行迹为中国首次发现,也是中国发现的最大的此类足迹。

  此次发现恐龙足迹点面积约1600平方米。目前,考察队已在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层面上清理出恐龙足迹240余枚,包括植食性蜥脚类,大、中、小型鸟脚类,肉食性大型三趾型兽脚类,两趾型恐爪龙类,小型兽脚类等至少8种造迹者(恐龙)。这些恐龙足迹多数保存有良好的行迹,行迹模式清楚,反映了恐龙的行走速度等股行为学信息。

  “上杭恐龙足迹群的发现只是福建恐龙化石发现的一个良好开端,考察队将会在近期继续开展福建省的恐龙资源考察。”钮科程说,随着考察的推进,我们希望在福建能发现更多恐龙足迹化石,甚至包括恐龙骨骼化石与恐龙蛋化石。

【责任编辑:伊宁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