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记闽东香菇领军人物彭兆旺:一个农民的贡献

2018-12-06 09:24:05  来源:福建日报
  

  食用菌产业中的香菇,因其种植周期短、效益好,长期以来一直是全国各地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短、平、快”重要项目之一。

  去年,一部名为《一个农民的贡献》的电视纪录片荣获第22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长片十佳作品大奖,讲述的是宁德市古田县大甲乡农民彭兆旺改良香菇菌棒栽培技术,发明了“室外木屑袋栽香菇”带领乡亲摆脱贫困的故事。

  曾经的闽东,香菇产业发展到了巅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产生了颇多“万元户”。这离不开彭兆旺的努力。经过他的改良,香菇栽培技术改变了小规模生产的瓶颈,改变了全世界食用菌产业的格局。我国香菇产业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足2000吨的年产量,提高至1996年的高达8.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87%,取代了日本的霸主地位。

  国际食药用菌产业界专家张树庭评价说:“彭兆旺解决了贫困山区农民收入的问题。”

  致力研究栽培技术

  彭兆旺,1948年出生于古田县大甲乡的偏僻乡村花桥头村,大山深处菌菇深藏,他从小就喜欢随乡亲釆摘野菇。当时的大甲乡地僻人稀,是古田县最偏远的乡镇。特别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甲乡是古田县最贫困的乡镇之一,“吃的甘薯饭,穿的粉袋裳,住着低瓦房,烤火笼取暖”“若要盖竹(大甲)兴,除非黄土变成金”等顺口溜被当地农民广为传唱。

  “如今的大甲镇政府大楼,就是当年的花菇栽培试验基地。”回忆往昔,彭兆旺激情澎湃,那高高的八层楼还是那么雄伟壮观,见证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香菇产业的繁荣景象。大甲镇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缘于此地。

  自幼勤奋好学的彭兆旺,少年时期在大甲乡上小学,后来到杉洋农业中学进修农业综合知识课程,在那里获得了农业专业知识的启蒙。1965年,彭兆旺的哥哥彭兆燧从福建农学院毕业,带回白木耳试管母种,计划在生产队里开展椴木栽培白木耳试验。当时农村是以生产队为单位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人习惯了“牛拉犁,锄耕地”的农耕生活,不信彭兆燧的“这一套”。彭兆旺果断动员了11位社员参与试验,由彭兆燧作栽培技术指导。彭兆旺回忆说,当时共种植了3立方米的椴木白木耳,当年收入1800元。这么优厚的收入,让村民广为震惊,也使彭兆旺对食用菌栽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由于是试管栽培,只能小规模生产。年轻的彭兆旺不禁发问,怎样才能大规模种植香菇,带领更多村民致富呢?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信心百倍地投入了试验椴木栽培香菇技术。

  1973年的一次偶然机会,他无意中发现,香菇栽培种在菌种瓶内也能长出菇来,说明香菇可以在培养料中栽培。他喜出望外,夜不能寐,经过反复思索和设计,一个大胆的研究方案瓜熟蒂落——纯菌种栽培、集中发菌、室外脱袋出菇管理。从此,他开始了长达8年的探索。

  研究期间,他历尽千辛万苦,遇到种种问题,在没有文化、信息、资金、设备的情况下,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进行研究,一一攻克了技术上的种种难关。失败和挫折并没有削弱他创业的意志,也从未停止过他对银耳和香菇栽培技术的研究。遇到资金困难,他将父母准备盖房的材料变卖。妻子也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工作。那段时间,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凭着满腔热血和苦干加巧干的精神,于1980年获得“室外木屑袋栽香菇”技术的成功。

  “室外木屑袋栽香菇”技术最大的创新,就是室外栽培、袋料栽培。谈及其优势,彭兆旺总结说:“易于大面积推广,香菇生活的周期从2年至4年缩短为8个月;成本低,比原来成本降低50%至60%;产量高,产量比原来提高5倍至6倍。”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