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记闽东香菇领军人物彭兆旺:一个农民的贡献

2018-12-06 09:24:05  来源:福建日报
  

  推广香菇种植经验

  时值改革开放之初,彭兆旺成为踏浪者,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香菇产业的革新。1982年,彭兆旺动员邻里亲朋好友6户,将自己的6000元钱借给他们,又将自己的住房作抵押,在农村信用社贷款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彭兆旺作技术指导,发展香菇种植产业。经过一年的努力,香菇获得丰收,6户人家均成为万元户。

  1983年,彭兆旺进一步把栽培技术推广给本乡的70多户农民,当年栽培成功率达96%,引起了大甲乡人民政府的重视。

  1984年,时任大甲乡书记林而森、乡长余祚和“三顾茅庐”,邀请彭兆旺从为民办实事的角度出发发展香菇产业,后成立了大甲乡食用菌公司,由彭兆旺担任经理。大甲乡确定了“室外木屑袋栽香菇”作为脱贫致富项目,发动全乡农民,人人种植香菇,并釆取多种方式,帮助农民致富。彭兆旺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他首创的信用社贷款模式,由菇农5户一组连保,成功解决了初期发展的资金难题;群众所需的菌种,由公司统一制作,按成本价供应生产户;机械设备、生产辅料,以进货价按需发给生产户;发放给菇农的辅料、菌种等资金待收成后收回;组织技术人员到各行政村作现场技术指导……1984年,大甲乡全乡发展了1400户菇农,栽培菌棒1200多万个。短短一年时间,完成脱贫率达98%。

  “室外木屑袋栽香菇”技术获得成功,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1985年,在大甲乡召开全国香菇种植技术推广经验交流现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计1000多人,大、小车有100多部,停满三里长街,整个山村沸腾了。

  菇香飘万里,来客如潮涌。从1986年至1992年,从全国各地来参观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日接待人员达200人。参观时,公司免费提供雨鞋、雨伞,免费食宿,免费培训。由于技术上的需求,全国聘请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剧增,经彭兆旺培训后推荐到全国各地的专业人才多达千人。彼时,大甲乡一派繁荣昌盛,时人评价为“小香港”。

  从大甲乡到古田县,再到闽东各县(市、区),以及后来的全国各地,香菇栽培犹如燎原之势在祖国大地推广开来。这一新技术的推广,促进了中国香菇产业的腾飞,使我国成为香菇出口第一大国。1988年,宁德地区将此项技术列入“星火计划”。后来,此项技术还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

  1985年至今,彭兆旺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全国农村致富能手”“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福建省劳动模范”“孺子牛”称号等数十项荣誉。今年4月,彭兆旺获评中国“菌业工匠精神奖”。

  如今,彭兆旺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但他无怨无悔,心满意足。彭兆旺说:“我是一位普通农民,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我心存感激。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他希望香菇文化能够持续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受益。(记者 范陈春 通讯员 阮养进)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