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治国理政新实践·四川篇】

四川精准扶贫 送去“旅游饭”让贫困地区摘穷帽

2016-12-01 19:55:35  来源:四川日报
  

四川精准扶贫 送去“旅游饭”让贫困地区摘穷帽

  白马藏族非遗传承人旭仕修正在雕刻曹盖头像。平武县文化旅游局供图

  因地制宜:打造“旅游+扶贫”融合的“四川模式”

  眼下白马王朗的热闹在多年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当地旅游项目启动前,白马王朗项目核心区域内的1526名村民当中,贫困人口为206人,人均年纯收入不足4300元。2012年,平武县引进成都天友旅游集团对白马王朗进行旅游开发,随着近年来的旅游扶贫工作不断深入、力度不断加大,这里的白马藏族同胞们渐渐吃上了“旅游饭”,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通过发展旅游业,当地已有202人实现脱贫,人均年纯收入在去年底就已经超过8000元,今年更有望突破万元大关。

  白马王朗是四川旅游扶贫的一个缩影,也是四川“旅游+扶贫”融合发展模式之一——“景区带村”模式的成功范例。在四川的旅游扶贫实践中,形成的模式还有“乡村旅游型”和“旅游商品型”。达州市宣汉县就在“乡村旅游型”模式中尝到了甜头,旅游扶贫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当地已开工建设、提升改造景区快速通道、通乡通村道路共350余公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涌现出黄连村支部书记李永太、米岩花海符纯珍等全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带领周边1300余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分红、就近就业等实现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宣汉还申创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镇(村)9个;培育三星级乡村酒店9家、农家乐35家、旅行社6家;建成乡村民宿达标户478户,辐射带动周边近5万群众增收致富。

  发展旅游需要一定的资源“门槛”,但发展旅游商品“门槛”却更低,很多非旅游区都可以借助旅游商品来带动扶贫增收。高原藏区旅游扶贫促进中心就根据这一特点,在高原藏区打造具有地理标识的旅游商品,完成全面立体式的品牌提升。按照“创意化的文化产品、文化化的实用产品、旅游化的农副土特产品”三大开发路径,依托藏区旅游资源,策划和设计乡城菩提、黑水咂酒等6个具有浓郁藏区特色和有市场潜力的旅游商品品牌,并在中国乡村旅游网等平台上进行推广。

  在巴中,这三种模式被结合运用,为贫困群众带去了实惠。巴中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坚持以国家3A、4A级景区建设的标准,推动乡村旅游聚集地发展。围绕景区抓配套,整合项目加强重点景区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改善环境,做到“建一个景区、促一片发展”。今年以来,巴中创建了7个国家4A级景区,对当地旅游扶贫带动作用极大,其中5个是乡村旅游景区。另一方面,巴中围绕景区抓电商,乡村旅游发展到哪里,电商就配套到哪里,通过线上线下销售,让农民的农副产品、手工制品变为旅游商品,“巴食巴适”已形成品牌效应。

  在甘孜州乡城县,乡城群众正在旅游业发展中尝到甜头,民宿业像雨后春笋茁壮成长,不仅成为大香格里拉环线上一道风景线,也使乡城全域旅游业得到有效补充。两年前,阿着木嘎看上了坐拥气候、区位优势的黑土地,在家搞起了民宿接待。贩卖水果、唱歌跳舞,甚至阿着木嘎在自家二楼免费开了一间民间手工艺展厅,菩提手串、特有土陶、松茸干片等乡城特色一应俱全。如今阿着木嘎经营的一家四星级乡村酒店已声名远播,年收入20多万元。除此之外,还发动全村25户村民来打工,并销售本地农产品。如今的乡城,正在以守护原生态、传承原文化为基础,引进文化旅游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打造高端民宿业。计划到2020年发展100个主题不同的民宿,带动1000名群众就近就业,实现人均收入上万元。

【责任编辑:燕宇】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