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文化馆精心打造特色品牌 文化惠民百姓共享
水仙花雕刻艺术讲座及雕刻技艺指导活动吸引众多“发烧友”。晋安区文化馆供图
福州日报记者 陈敏灵
公共文化服务不能只有阳春白雪,要“接地气”,多一点“地方菜”“特色菜”。近年来,晋安区文化馆充分发挥组织群文活动的龙头作用,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请进来”“走出去”,精心打造“晋安文化讲坛”“百姓戏台·闽剧下乡工程”等特色品牌,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花球可以‘立着养’,也可以‘躺着养’,还能‘倒着养’,经过雕刻的水仙花,会按照雕刻者想要的造型生长。”2月12日上午,晋安区文化馆的多媒体培训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晋安文化讲坛——水仙花雕刻艺术讲座及雕刻技艺指导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家长。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剥鳞片、刻芽苞,刀锋顺着鳞片叶的纹路缓缓向前推动,随即叶肉一丝丝飘落,各种造型的作品诞生了。
“晋安文化讲坛”是晋安区文化馆精心打造的一项品牌活动。馆长陈亮介绍,讲坛邀请了专家学者、文化能人等授课,内容涵盖了人文和自然科学、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新闻时政等,并定期向社会征集讲坛论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晋安区文化馆在开展各类馆内文化培训的同时,还积极将文化讲坛搬到馆外,定期在乡镇(街道)文化站、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以及学校、军营、企事业单位等举办专题讲座,将量身订造的讲座直接投送到特定人群中间,让文化惠民真正落到实处。
在我市主城区中,晋安区的农村面积最大,老年群体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强,而土生土长的闽剧是最接地气的乡土文化表现形态之一。因此,从2003年起,晋安区文化馆就实施了“百姓戏台·闽剧下乡工程”,推动各闽剧团分期分片深入乡村进行演出。
如今,“百姓戏台”在组织和内容形式上更为多样化,既有统一组织的文化下乡、慰问农民工、文化扶贫、节庆汇演,也有各闽剧团自行到各村进行巡回演出等;在演出剧目上,既有传统经典剧目,也有原创剧目、老剧新编和获奖剧目。2017年春节期间,晋安区还把“百姓戏台”搬到了马祖,成为承载两岸民众传统亲缘情谊的平台。
近年来,晋安区文化馆还结合当地特色,举办非富多彩的流动展览活动,如非遗特色展览、道德模范展、传统家风家训展等,进一步发挥文化馆的社会服务功能。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