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百户村里的“城市范”
老人在幸福院里安享幸福。
福州日报记者 吴金垵 黄戎杰 郭立锋/文 黄立新/摄
村民办事,干部跑腿;公建设施,共建共享;留守儿童,社工看护……日前,福州日报社十九大精神宣讲采访小分队来到长乐区漳港街道百户村采访时,了解到这个乡村社区治理工作一点也不输中心城区,处处透着“城市范”。
村民办事干部跑腿
近日,记者来到百户村综合服务场所大楼便民服务代办点时,代办员柯珍妹正通过网络为几名村民补缴农村合作医疗费用。
“我们年纪大了,不会用电脑,要不是珍妹帮助补交,就要自己去城区了。”村民陈依姆告诉记者,她们只要提供相关材料就好了,剩下的事都是干部帮着办,特别省心。
“能在村一级办的立即办;需要到街道一级的,由代办员收集材料后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百户村党总支部书记柯耀珍介绍,百户村便民代办点共配备了4名代办员,提供一站式服务,可代办计生、司法、户籍、劳动与社会保障等90多个事项。2016年以来,共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856件。
群众有事,干部还能上门办。为了更好了解群众诉求,2015年以来,百户村全面推行便民代办和民情收集一体化工作,建立民情信息台账,及时跟踪,主动上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2016年以来,共收集民情诉求件343件,办结率达100%,赢得群众的广泛好评。
百户村还推出了“12580(有事我帮你)”便民服务模式。
林铿弟老人今年80多岁,双目失明,生活困难,女儿长期在国外,无人照料。党员柯德华与林铿弟的住处相隔不远,逢年过节就去慰问,还主动与其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现在,老人有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柯德华。
柯德华和林铿弟“结对”,正是百户村推行的“12580”模式的内容——每个无职党员确认1个先锋岗,每名党员干部联系2个家庭,在党员干部中推行“5诺”制度,党员“提”诺、党组织“审”诺、公开“示”诺、党员“践”诺、民主“评”诺,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公共设施共建共享
在百户村,综合服务大楼、乡村幸福院、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公共设施建设主要靠村民捐款,尤其是村里企业家,都很热心家乡建设。”说起村里的公建设施,百户村村委会主任柯洪打开了“话匣子”。百户村过去没有什么像样的公共服务设施,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开展集体活动,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村里一些华侨、企业家主动拿出钱来,帮家乡修路、建礼堂、广场,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村民也纷纷为家乡事业慷慨出资。
近年来,百户村统筹利用村民捐款、集资和政府投入以及社会资金,推进各类服务设施建设,投入230万元建成综合服务大楼,投入650万元建设尚迁公园、尚迁纪念馆,投入128万元建起乡村幸福院;2017年投入35万元修缮村礼堂,作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投入30万元改造村幸福院,开展老年人日间照料、医疗保健。为改善人居环境,百户村还建立了“家园清洁”环境卫生保洁机制,实行垃圾分装、集中转运,污水集中处理。
如今的百户村,道路整洁,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单是投入使用的、单体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服务场所就有4幢,综合服务设施建筑面积每百户达150平方米以上;公园、篮球场等室外活动场面积超过60000平方米,而且辐射半径均在1500米以内。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