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罗源:屡圮屡修四明桥

2017-12-04 16:37:41  来源:福州新闻网
  

罗源:屡圮屡修四明桥

  福州新闻网12月4日讯(通讯员 罗网宣)闽都的古桥可谓造型多样,仪态万千。小桥玲珑,大桥壮观,深涧之桥,更是险峻恢宏。在罗源县四明山下,一座长虹横卧于长波之上,它就是古老的四明桥。古桥好似饱经沧桑的时光老人,伫立在清冷的溪河上,带着沧桑岁月的厚重,穿越历史从宋朝驰来。

  据罗源作家协会顾问张兆浩介绍,这座桥最早建于南宋第一个皇帝赵构、赵高宗建炎年间,也就是公元1127-1130年之间。“四明山就是笔架山,因为最高的四个山峰好像四朵火焰,所以又叫四明山”。据说四明桥所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正是福温古道的要冲之地,南来北往的商旅、官员、学子要南去福州,北往北京,从沿海线走必经古四明桥。

  由于西溪大水从古四明桥下过,西溪的水是从鳌峰白塔下来的,水势非常迅猛,特别是在春夏山洪爆发之际。更是冲击猛烈,所以经常破坏四明桥。明朝洪武(1368—1398年)圮,成化三年(1467年)知县施宏募建。

  古四明桥距今八百多年历史,经过漫长岁月风雨的侵蚀,依旧笑看沧桑。斑驳的石板,承载了多少孩提的欢笑;剥落的栏杆,倚靠过无数情人的遐想。石桥静立在溪河之上,显得那么伟岸、苍劲、厚重,饶有兴致的向过往的路人诉说着漫长历史变迁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传说在宋、元两代多次重修四明桥,清朝乾隆39年,和乾隆50年,分别大修一次,到了嘉庆13年也就是1808年的时候,当时的县令邓传安下定决心要重造这座桥,于是撰文一篇《劝修四明桥引》告县人。人们纷纷捐款,投工投劳齐力修桥,知县本人也亲临勘探桥址,在工地上劳苦奔波。1808年修建基本告成,宽一丈多、长百丈的四明桥,如一座长堤卧然溪上。

  由于四明桥正当孔道,要承受多股山洪,每当夏季,雨水沛注,山水骤涨,因而嘉庆二十二年,大桥又受到毁坏。阳继庐知县决定也采取前任知县的办法,发挥政民两方面的积极性,把这项关乎民生的大计抓好。于是,他号召民众共同修桥,经过官民的共同努力,四明桥又修葺一新。

  四明桥的始建、修建,自宋代到清代不知经过多少官民的努力。为了人民的福祉和道路的畅通,他们一代接一代的承续优良传统,这才保证了当时可以称为“国道”的福温之途的便捷。

  四明古桥在民国时期还发挥着它的交通作用,到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阻止日寇的过境还不得不将它毁坏,“1945年末日本战败,要从福州北往上海集中,国民政府为了迟滞日军的军事行动,就号召人民破路破桥,这座四明古桥也要斩断。因为石板太厚,当时就在上面打几个炮眼,把木炭装在里面烧出裂缝来,再用大棒槌打断。”张兆浩说,此后这座桥只恢复了三条长梁,解放后才又用混凝土补足了一条。

  1953年,罗源有了公路104国道,随着交通意义的消失,这一条福温古道走的人渐渐少了,但是在这桥上发生的故事,留下的喜怒哀乐却没有被人们所忘记。每逢春明景和时节,仍有许多人到这里凭吊古迹。古四明桥,它穿越历史,穿越岁月,却永远定格在了人们心中。

【责任编辑:林少斌】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