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145个项目护航福州水系
让居民幸福指数节节高
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的中控室内,常务副主任陈永锋(中)正在部署落实项目。
福州新闻网11月1日讯(记者 邱陵)“沿江水闸自动化改造进展如何?”“水质监测档案的采样要注意标准化操作。”“纳潮引水要根据自然潮汐规律来运行,如果发现问题就马上协调。”1日下午3时许,在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的中控室,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永锋正召集各业务处室负责人,对照水系治理任务清单逐一落实项目进展。
在指挥部外的墙上,按照市建委的部署,张贴着福州城区水系联排联调百日冲刺项目责任清单,上面清楚地显示着项目名称、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和项目进展,目前所有项目正依照序时进度有条不紊地推进。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在应对强降雨等突发状况时,联排联调中心忙着指挥调度城区排涝,平时或许比较清闲。其实不然。林庆斌是中心库湖调度处处长,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给部分沿江闸站挂电话,了解近两日“纳潮引水”工作情况。
“以往,我们沿江18座水闸调度相对单一,涨潮、退潮时各闸站都执行统一指令,自从今年七月份开始陆续探索‘纳潮引水’后,我们就根据闽江潮汐规律,以3天为一个周期,按照‘一闸一策’、‘一流域一方案’的理念制定差异化的工作细则。”林庆斌说,施行“纳潮引水”以来,效果十分显著,部分原本黑臭难忍的内河因引入活水而逐渐清澈,异味也消散了。
有一点不得不提,每一天潮水涨退的时间都在变化,为了落实“纳潮引水”工作机制,沿江闸站的驻守人员必须时刻关注水文变化,及时作出开关闸门的决定。“有时候,涨退潮都在三更半夜,我们也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在引水的同时也给治理工程留出一定库容,不能出差错。”林庆斌说。
中心水质监测站负责人陈燕(右)正与同事分析化验内河水样。
除了“纳潮引水”机制属于首次开展,建立水质监测档案,实现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水质档案也是一项创新。
中心水质监测站负责人陈燕介绍,目前在晋安河、白马河、光明港与磨洋河共设置15个水质监测断面,同时在凤坂河、浦东河、跃进河、港头河、龙津河、江渡河、洋洽河、浦下河、连坂河、林浦河等10条河流设置10个监测点,通过采样、分析、编制检验报告等工序,逐步积累内河水质建档材料,为下一步水系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我们平时还承担着污水厂、管网节点等监测任务,水质监测档案属于新增任务,大家的任务量一下子成倍地增长,但每个人都毫无怨言,埋头苦干。”陈燕说,既然任务已经分配,并且明确了责任人,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好。现在,为了撰写检验报告,监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每天加班到深夜,几乎成了工作的常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在陈永锋看来,完成总投资8.75亿元、145项清单上的任务,着力内涝治理、污水治理和水环境提升,就是为了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水系治理目标——“把水引进来,把水留下来,让水多起来,让水动起来,让水清起来”,让生活在福州的人幸福指数节节高。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