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连江琯头掀公益新风尚 "愚公"郑时浩捐70万建公园

2017-07-29 07:59:16  来源:福州新闻网
  

  福州新闻网7月29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郑瑞洋)骑着旧电动车,拿着细毛笔,身着20元的短袖……在连江县琯头镇竹岐村,78岁的“愚公”郑时浩准备再筹资30万元,建成村边的乡村公园。从一花一木,到小桥流水,这座公园一建就是14年,他已自掏腰包70万元。

  14年前,这里只是一块荒土地,满是鸡粪、鸭粪。而这一年,郑老已年逾六旬,住在荒地的平房里,一边为亡母守孝,一边研习书法。同年7月,郑老自掏腰包,开垦这块荒地,打算为村民修建一座乡村公园——同乐园。他拿出所有积蓄,包括母亲留下的。

  2004年,郑老在公园里建了座公厕。之后,又有了休闲广场。2005年,郑老从闽侯等地运来30多株榕树、柳树。2006年,公园有了盆景、石椅。2008年,郑老在公园里建了郑成功雕像。2010年,公园有了小桥流水,也有了运动器材。从一花一木开始,公园一建就是14年,郑老投入了70万元,其间他还资助过5个大学生。

  然而一开始,郑老的家人并不支持。郑老坎坷大半生。改革开放后,他的几个子女在国外打拼,过上了富足生活,本想让郑老享享清福。本是旅美华侨的郑老,最后又回到了琯头镇,成了琯头青芝诗书画影研究会会长,并开始了助学、修路、建公园等事业。为了筹集建公园的资金,郑老十多年住在低矮的平房里,衣着朴素,身上所穿的短袖一件就20元。子女每年寄回来10万元生活费,他和老伴拿出了7万元。为别人书写对联、碑文的酬劳,郑老也省了下来。这些钱,慢慢换成了公园的一块砖,一株花。久而久之,原先不解的村民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14年过去了,公园已粗具规模,占地约9亩。如今,公园的墙壁、柱子上,贴着郑老倡廉、励志、劝学的书法作品。新建成的勉学斋,则是他义务为村民、学生教授书法及国学的基地。

  郑老对国学有着深厚的情怀。他说,相比书法技艺的传授,他更看重传统美德的传承。他还准备再筹资30万元,计划在2019年完成公园建设,打造成弘扬国学、传统美德的教育基地。

  “郑老是福州市十佳魅力老人,也是琯头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琯头镇政府相关人士说,琯头是著名的侨乡,近年来,像郑老一样越来越多的华侨参与助学、救灾、扶贫等事业,掀起了公益新风尚。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