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盘活闲置房,让老有所居
探索利用旧校舍、旧村部等闲置房屋建设综合养老楼,整合民政、残联、慈善总会等部门的资源,形成助老合力,解决孤寡、残疾、无房等困难老人群体居住问题,让他们乐享晚年生活——
闲置房屋,派上新用场
在罗源县白塔乡石别村,如果向村民询问“村里哪里最热闹”,十有八九的人会回答——养老楼。走进这座两层楼房,记者发现,最热闹的评价实至名归——
一层,电视机、棋牌桌、健身器材、农家书屋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是全村老人们的活动中心;二层,是五保户、残疾老人、无房户等困难老人群体的生活空间,结伴安度晚年……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功能齐全的综合养老楼,是由闲置已久的旧村部装修改造而成。
“利用旧校舍、旧村部等闲置的公共设施和民房,进行安全加固和改造装修,是我们建设慈善助老安居楼时的创新之举。”罗源县慈善总会是最早探索养老楼建设的机构,会长朱碧娟介绍说,这项新措施实际上是因为经费原因“省”出来的。
几年前,一场大火烧毁了飞竹镇安后村700余平方米民房,3户五保户一度无家可归。当时,政府部门、福州市和罗源县两级慈善总会等共筹集了13.5万元捐款用于救助。然而,用这些钱建新楼捉襟见肘。于是,大家把目光投向村里闲置的旧校舍。经过翻新、加固、改造,旧校舍变成罗源县第一座慈善助老安居楼,3户受灾五保户和2户无房孤寡老人一起搬进了新家。
“既节约了资金,又因为‘离家不离村’充分尊重了老人不离乡土的意愿,所以第一座安居楼的效果很好,其他村庄纷纷前来参观取经。”朱碧娟介绍说,此后,县慈善总会把慈善助老安居楼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只要村里有5户以上孤寡老人愿意入住,就计划在村里建成一座慈善安居楼。
资源整合,扩大覆盖面
早期的慈善助老安居楼,主要是为了解决无房困难老人的居住问题,功能较单一。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养老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老人对晚年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能否整合各部门的养老资源,建设功能更齐全的综合养老楼?罗源县又一次作出探索。
慈善总会的慈善助老安居楼项目、民政局的农村幸福院项目、残联的助残福善居项目、科技文体局的农家书屋等文体项目……罗源县积极整合农村养老资源,通过“共建场所、共享资源、共同管理”,把养老楼打造成为集居住、饮食、文化娱乐、体育锻炼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场所,满足了老人的不同需求。
罗源县飞竹镇梧桐村的养老楼,就是养老资源整合的代表。“我们村里有10多名无房、危房及孤寡、残疾老人需要安置,但村集体收入微薄,能力有限。县里出台整合农村养老资源的政策后,我们立即申请了。”梧桐村党支部书记徐佺水说。
通过资源整合,梧桐村建设养老楼很快就解决了资金问题——一共花费129万元,其中县政府、县民政局和县残联配套55万元,各级慈善总会补助37万元,村里自己投入37万元。
“如果没有整合资金,根本建不起来。”徐佺水感慨地说,现在,梧桐村的养老楼既解决了10多名老人的住房困难问题,也成为全村老人的文化活动中心。
目前,罗源县仍在不断整合养老资源,全县已建成12座村级综合养老楼,今年还将再建2座。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