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走的凤凰带“金”回
长乐女子姜凤金弃商从农 13年深耕农村创业
姜凤金展示自己种出的稻米。
福州日报记者 余少林 通讯员 李潇 文/摄
我们常把出生乡村,却干出一番事业的人,称为“小山村飞出的金凤凰”。长乐女子姜凤金曾经就是一只飞出去的金凤凰,但怀着对土地的质朴感情,这只金凤凰又飞回来了,她积极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提高种植产量,并带动四里八乡的乡亲们脱贫致富。2017年,姜凤金获评福州市第35届劳动模范。
27日上午,记者来到金峰镇,走进姜凤金创办的明勇家庭农场。她刚从地里回来,鞋子和裤子沾满泥土。姜凤金告诉记者,她承包了180亩地,上半年用来耕种稻谷,下半年耕种花菜、西芹、葱蒜等,这个时候正是种稻谷的季节。
姜凤金曾外出打拼事业,28岁那年,她经营的餐饮店正生意兴隆,可她却突然下定决心弃商从农,令不少亲友费解。“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孩子,看着村里不少土地抛荒闲置,觉得可惜。”姜凤金说,返乡后,她把土地租下来耕种,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如今,姜凤金已在农耕的道路上坚持了13年。创办家庭农场初始,她靠着一辆摩托车和一辆三轮货车,为金峰镇附近的居民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因为蔬菜品质新鲜有保障,加上为人质朴,逐渐积攒下不错的口碑,甚至不少人慕名前来购菜。时至今日,只要提及“凤家的”,大家仍赞不绝口。
但种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6年,一场霜冻让姜凤金的农场经受了考验。当时,地里180亩的花菜大量减产。为不再重蹈覆辙,姜凤金积极向农业技术专家学习农业自然灾害防治的技术方法,并加入相关微信群,与种植户们探讨遇到的各种难题,交流种植经验。
近年来,姜凤金的农场在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业务指导下,生产方式正得到不断提升,从传统农民下地播种插秧、用镰刀割稻的方式更新为引进先进的插秧机械和割稻机。她带头采用新品种、新机械、新技术等促进农业增效,不断扩大产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现在,姜凤金已成为当地有名的农业种植能手。她的农场多数年份可生产稻谷6万公斤、蔬菜600多万公斤。随着产业效益不断提升,还解决了当地部分赋闲在家村民的就业问题,生产季节或农忙时节,能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
“累并快乐着。”提及农业种植之路的艰辛,姜凤金这样轻描淡写。她说,她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热爱,只要还有力气,会一直耕种下去。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