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书立说
《畿辅水利议》
林则徐任京官期间,基于自然灾害与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关系,他开始注意京畿一带的农田水利问题。在翰林院清秘堂办事时,他翻阅了内阁秘藏的有关水利的档案,辑抄了历代,尤其是清代康、雍、乾三朝有名的官吏和农学家关于兴修京畿地区农田水利的案例,从1816年起,开始酝酿写作《北直水利书》。后来,林则徐的门生冯桂芬等人在《北直水利书》的基础之上,编写出《畿辅水利议》。这两书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后者更集中反映了林则徐早年的经世思想。
第一,在《畿辅水利议》中,林则徐已初步涉及到“国计民生”问题。他写道:“上裨国计者,不独为仓储之实,而兼通于屯政、河防;下益民生者,不独在收获之丰,而兼及于化邪弭盗,洵经国之远图,尤救时之切务也。”他认为在京畿一带兴修水利后,可以将旱田改种水稻,从而增加粮食的产量。但是,“今畿辅行粮地六十四万余顷,稻田不及百分之二,非地不宜稻也,亦非民不愿种也,由不知稻田利益倍蓰旱田也”。只有将旱田改种水稻,京畿一带的粮食需求才可得到满足,积弊已深的南粮北调的漕运问题也可迎刃而解,人民生活得以安定,社会自然也会平安无事,于国计民生大有裨益。
第二,林则徐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历代先辈在京畿一带试种水田及其成效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以事实论证京畿地区旱田改种水稻的可行性。书中说到:“今历稽开垦成绩著之于篇,某州邑某泉某水,按图可索,信而有征。主议者既然于说之必可行,任事者亦晓然于功之有可据。或就废堰古渠之迹,寻访遗规;或即羹鱼饭稻之乡,讲求成法,而一切营垦事宜,可举而措之矣。”
第三,林则徐清醒地意识到,由于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和改良漕运,必会遇上一些保守农民的反对和一批既得利益官僚、吏胥等势力的干扰和破坏。因此他指出:“国不患无任事之人,而患有偾事之人,任事者方兴利以救弊,偾事者即因利而滋弊。”据此,他提出要整顿吏治,严惩阻挠改革者。同时,他还提倡奖励开垦水田有成效者,“如此则劝率既至,鼓舞自生,数年后,倍入之获,目验而身习美。利所在,民自趋之,不待劝而无不劝矣”。
第四,林则徐在书中还提出改良农业技术以及完善水利设施的建议,并且主张学习西洋水龙尾车取水。他引证史载:“明西洋熊三拔,泰西水法龙尾车者,河滨挈水之器也,物省而不烦。用力少而得水多。若有水之地,悉皆用之,窃计人力可以半省,天灾可以半免,岁入可以倍多。”从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了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此时开始萌发。
总之,《畿辅水利书》中所反映的改革和改良主张,是林则徐青年时代学以致用的初步表现。尽管在当时,林则徐不可能将其主张付诸实践,但是他的主张“是一项涉及到漕运、屯政、河防的经济改革”。同乾嘉以来其他的经世派一样,他对社会问题作出的个案分析,着眼点则是放在“国计民生”上,说明他已经主动将国家的命运和个人自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矢志做一个勇于改革进取、济世匡时的清官。
(节选自:《林则徐经世思想研究》·陈友良 王民)
- 国际泳联警告澳大利亚游泳管理机构和霍顿(2019-07-22 21:48:53)
- 仓山公益暑托班开班 30名外来职工子女快乐过暑假(2019-07-22 19:48:53)
- 鼓楼这些地方开展“两车”专项治理(2019-07-22 19:48:01)
- 火眼金睛!一辆使用“跑得快”出租车落网(2019-07-22 19:45:25)
- 福光股份(688010):科创板福建第一股来自福州(2019-07-22 19:43:59)
- 著名文史专家卢美松为福州古厝保护建言献策(2019-07-22 19:28:14)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