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演进之旱地农业
旱地农业
当观众随着场景的变换来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也从奴隶社会开始走向了封建社会。冶铁技术和铁质农具的发明,使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铁农具与木石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更加坚韧、锋利、耐用,逐渐成为农具的主体。尤其是铁质犁具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畜力耕作方式的发展,代表了一个新的生产力时代的到来。此后直至魏晋,我国的旱地耕作体系逐步形成,出现了代田法(起垄种沟)、区(ou)种法(沟窝稼种)、溲(sōu)种法(种子包衣)等先进的抗旱栽培技术,北方已形成了以耕、耙、耱(mò)、锄相结合的防旱保墒(shāng)耕作体系。这是我国土壤耕作史上最杰出的创造之一,至今仍被认为是成本最低而且最环保的抗旱技术。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我国的旱地耕作体系开始走向成熟。社会出现了五谷[即:黍(黄米)、稷(小米)、麦、菽(豆)、稻(或麻)]丰登繁荣昌盛的景象,中国传统农业也开始进入了辉煌时期。
汉武帝时,为了进一步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搜粟都尉赵过下令全国郡守派遣所属县令、三老、力田以及乡里有经验的老农到京城来学习代田法和“二牛抬杠”犁等新式农具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班。这部分的场景陈列了“二牛抬杠犁”和“耧车”等当时的新式农具。二牛抬杠犁耕作时一人在前牵二牛,一人坐于“杠”上,脚踏辕犁,控制犁铧入土深浅;一人在后扶持犁把。这种直辕犁特别适合在平原地区使用。汉代的耧车相传就是赵过发明的,由耧斗、耧腿和耧架组成,它将开沟、播种、覆土三道工序合而为一,而且播种均匀,及时覆盖,保持良好的墒情。有二脚、三脚、五脚的多种耧车。现代播种机就是从耧车发展起来的。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旱地农业 旱地耕作(协田)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旱地农业 汉代的耧车
汉代人认为死后自己将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因此生前的东西都要通过陪葬冥器的方式带到阴间继续享用。馆内设置一个2000多年前汉墓复原场景,让观众可以通过陈列的俑类、家畜类、田塘类、加工类、造具类、食器类、饮器类、灶具类、建筑类等生产生活冥器了解汉人的生活起居和精神追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其中俑类中的执箕(jī)执锸(chā)俑(图32 执箕执锸俑)为中国农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出土于四川彭山,男性,头戴圆帽,身着圆领半长衣,右手于胸前执锸,左手下垂执箕。平日务农,战时为兵,类似于我们现代的民兵。
馆内设有专门展示魏晋时期果木嫁接技术的场景。场景中的农学家贾思勰(xié)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的作者,书中记载了当时北方旱作农业的先进技术,总结了我国公元六世纪前劳动人民从事农、林、牧、渔、副业生产的丰富经验和发明创造。其中还有专门的一篇,介绍梨树嫁接的具体方法。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旱地农业 执箕执锸俑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旱地农业 汉墓复原场景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旱地农业 魏晋时期果木嫁接技术的场景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旱地农业 古代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