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贫困人口,网络享机遇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动员更多人参与慈善公益、关注脱贫攻坚?近日,受邀参加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文奎,接受了记者专访。
过去5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面向未来,十九大报告指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艰巨”体现在哪?刘文奎认为有两点,第一,要完成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既定目标,时间紧;第二,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胜阶段,任务重、难度大。
在乡村扶贫领域,刘文奎有过困惑和思考:“一些村庄,我们扶了那么多年贫却不见效果,这样的村庄如何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近年来,刘文奎发现,“互联网+”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贫困地区农民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农产品难以进入市场或不具备市场竞争力,“解决这些问题,电商是很好的平台。电商扶贫,可以将全国的消费市场与农村的生产、制造、销售直接对接起来。”
2016年3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公社电商扶贫项目,曾帮助雅安果农推广农产品。短短3小时,10万斤雅安黄果柑全部售罄。这让刘文奎意识到,通过互联网将贫困地区纳入物流市场体系,定能为消除贫困作出更巨大贡献。
“互联网+”还为倡导人人公益、呼吁更多人参与扶贫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通网络募捐、微信捐款,还可以与支付宝合作搭建人人可公益平台;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流行的慈善模式,创造新的扶贫形式,如通过善行者公益徒步、‘饥饿24小时’等活动,引起大众共鸣。”刘文奎说,通过互联网,汇集全体智慧、凝聚全民关注,从指间传递温暖、将爱心化成动力,为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的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扶贫工作要抓住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促进互联网技术和资源向贫困人口开放,帮助贫困人口共享互联网发展机会,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的成果。”刘文奎说,未来将继续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在做好精准扶贫模式创新和社会力量动员的同时,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做好农村扶贫工作和国际化项目探索。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