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尽收囊中” 排水防涝“移动作战”
福州市排水防涝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全省推广
排水管线数据平台可把四城区2000多公里的地下雨污水管线一并“收入囊中”。
福州新闻网4月15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孙漫 吴隽/文叶 义斌/摄)一台iPad虽只有一本书大小,但在我市水务工作者看来,它更是一个靠谱的“好同事”。它可以把四城区2000多公里的地下雨污水管线一并“收入囊中”(如图),与手机中的“排水维护”“排水应急”“开盖报警”等系统协同作战,让管线排查、涝点整治、排涝抢险等工作更高效。
易涝点整治的“幕后军师”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橘园洲大桥下易涝点整治现场,市水务管网公司管网运营部施工人员正在一处工作井前忙碌着。
“12日,这个易涝点的整治就已顺利完成了,现在正进行排水管线检测验收,确保排水新通道建设效果。”记者注意到,现场施工负责人俞副经理每到一个点位,手中的iPad就跟到哪里,“现在市水务管网公司都在忙着对剩余易涝点进行最后攻坚,iPad上的排水管线数据平台可是帮了我们大忙!”
“这里是橘园洲,我点击定位系统,立刻就能看到周边雨水、污水管线的分布位置。”在俞副经理拿着的“电子地图”上,记者看到,地图上多出了许多蓝色、红色的线条,沿道路密集分布。蓝色线条代表雨水管,红色线条代表污水管,工作井的位置也一目了然。
这张可离线使用的“电子地图”,不仅仅显示管线位置。随着俞副经理的手指在管线位置处轻轻一点,一张专属的“身份证”随即跳出:类型、起始点、埋深、材质、管径、建设年限、管长、流水走向等21项内容全面覆盖。
“正是这些专业数据的支持,为我们制定改造方案提供了详实的参考依据。”俞副经理说,按“电子地图”显示的大桥附近管线数据,加上前期现场清疏排查,他们最终确定了把2个独立雨水系统相连开辟排水新通道的整治方案。而在以往,要了解管线基本信息,只能到实地用设备、人工探测,还要去调看竣工图,再拿到现场一一核对。“相比之前大包小包的图纸,现在一台小小的iPad就能全部搞定,真是省时省力。”
排水防涝的移动“智囊团”
iPad管线“电子地图”管用,其实,它背后的“大脑”更为关键。
在市供排水管理中心的指挥室内,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大屏幕便从易涝点实时画面跳转到各泵站运转情况。这是全市供排水管理的“大脑”——排水防涝信息化管理平台,也是新近成立的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的执行点之一。这个平台不仅能监控各易涝点情况,也能及时完成对抢险人员、设备、物资的调配。
有了“大脑”发号施令,也要有灵活的“四肢”来执行指令。在管理人员的手机中,“排水维护”“排水应急”“开盖报警”等程序,已随时待命。不仅能实时接收指令,还能动态掌握排水及各易涝点情况。配上方便携带的排水管线数据平台,就形成了“大脑”发号施令,各移动端及时实施、反馈的机制。
省住建厅已把我市的排水防涝信息化管理平台向全省推广。目前,“大脑”传输给iPad的排水管线数据仍在不断“扩容”,力求全面反映城市建成区管线情况,给建设、维护、抢修提供参考。今后,基于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的数据库,这些移动终端还将陆续完善城区水库、湖泊、水闸、泵站的相关信息,让联排联调的动态“战斗”更有底气。
- 福网推荐
- 闽都大家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