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恰是放风筝好时节,周末重阳带着孩子来鼓楼一起放飞

2020-10-21 10:11:26  来源:鼓楼旅游
  

  恰是放风筝好时节,周末重阳,带着孩子来鼓楼一起放飞!

  风筝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又名“木鸢”,这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风筝的材质,做出能在天上飞三天的木鸢。到了东汉以后,才出现用纸做的“纸鸢”或“纸鹤”。五代时,李邺在宫中放纸鸢,在纸鸢头部以竹为笛,风一吹 ,声如鸣筝,“风筝”之名由此而来。老福州人则称之为“纸鹞(yào)”,既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又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据史料记载与古诗描述,北方人放风筝多集中在清明时节,而南方人则多集中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之时。《福州地方志》述:“九日登高,以大庙山与乌石山、于山为最多,儿童放纸鸢(风筝),士大夫则仿古遗事,相约游山饮菊酒。” 因此福州一直有重阳前后登高放风筝的民俗活动。

  福州重阳放风筝习俗,据说源自桓景与费长房的故事。传说故事这么讲述:一次桓景向费长房求取除邪祛瘟的药,路迷山林,后经鸽子引路,才找到了费长房。后人为纪念此事,以纸糊鸽子,登高时随带上山发放。

  福州方言中, “纸鸢”又音同“灾殃”,纸鸢断线飞走就等于“灾殃”随风而去。因此,福州重阳放纸鸢有和气驱灾的含义。

  旧时,重阳节还没到,老福州人就会开始做“纸鹞”,大都是用纸、竹篾做成的,高档的是用绢布,形状各异,有画龙头的,有画蝴蝶的,还有画八卦鹞的。古代福州人过重阳节多在乌山,文史爱好者郑子端说,古时候重阳节这一天,乌山上会有人登高放风筝。主要的平台,一个是邻霄台,另一个位于道山亭。在上世纪50年代前,乌山上的大树少,有不少空旷的场地。如今,这两个平台,经过了绿化和建设,已经不具备放风筝的条件了。

  不过,如今鼓楼依旧有许多适合放风筝的好地方,南校场(今五一广场)、温泉公园、北江滨公园等地都适宜放纸鹞。

  01、南校场(今五一广场)

  五一广场有足够的空间供放风筝时奔跑。在这里,可以充分利用空旷的环境,走跑蹲移,感受无障碍放飞。晚上广场上还有丰富的娱乐活动,如广场舞、大合唱等。

恰是放风筝好时节,周末重阳带着孩子来鼓楼一起放飞

  02、温泉公园

  温泉公园风景不错,来这里放风筝的人也很多,这里没有太高大的树木,适合放风筝。在这之后,可以到公园南侧的五四河畔,喝一杯咖啡,享受午后的悠闲时光。你可以在公园的树荫下看书,累了到小公园里健健身,闻闻花香,伸伸懒腰。

恰是放风筝好时节,周末重阳带着孩子来鼓楼一起放飞

  03、北江滨公园

  北江滨公园一带很适合放风筝,缤纷园内就有很多人放风筝,附近还有卖风筝的人在兜售风筝。即便是偶然来这里散步,你也可以买一个风筝随心地放着,风挺大,风筝可以放得很高哦!

恰是放风筝好时节,周末重阳带着孩子来鼓楼一起放飞

【责任编辑:李琳珊】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