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寻子15年的申军良变“煮夫老爸” 只愿“天下无拐”

2020-10-16 09:48:2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15年,我从28岁到43岁,一生中最好的15年,走在了找孩子的路上。我是不幸中的万幸,我找到了被拐的儿子,但还有很多父母没有找到自己的孩子,我愿意帮助更多被拐家庭,希望他们都能早日团聚。”

寻子15年的申军良变“煮夫老爸” 只愿“天下无拐”

  今年3月,儿子申聪从广东回到申军良租住在济南市天桥区的家。图为申军良高兴地为儿子申聪领到新课本。 受访者供图

  坚持寻子15年从未放弃,发过100多万张寻人启事,背负了50多万元外债……倾尽所有寻子15年的“硬汉”父亲申军良一直备受关注。其儿子申聪2005年被人贩子拐走后,他在外漂泊15年寻找儿子,今年3月终于与失散多年的儿子重新相见。

  从最初记录寻子路上的辛酸经历,到如今变身“煮夫老爸”分享儿子回家后的点滴生活,再到帮助其他被拐家庭寻找亲人……如今,申军良个人抖音账号上的单个短视频最高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最高点赞量达到180多万次,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天下无拐”。

  寻子15年终相见

  “寻子15年,倾尽所有。终找回儿子,感恩万千。之后的生活,压力重重。但一家人整整齐齐,我们将拼尽全力,重启幸福。”这是申军良在个人抖音账号上对自己的介绍。

  近日,记者来到申军良租住在济南市天桥区河畔景苑小区的房子,客厅里只有一张简陋的硬沙发和几把椅子,茶几是100多元淘来的,家里最值钱的电视机是朋友送的,连孩子们睡觉的床也是好心人通过快递送过来的。

  虽然居住的出租屋有些简陋,但生活上的困难没有压垮这位“硬汉”父亲,申军良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时间回溯到2005年1月4日,申军良不满1岁的儿子申聪在广州增城的家中被人贩子拐走。此前,申军良在一家公司担任部门主管,每月收入六七千元,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殷实而幸福。

  这一切都在儿子申聪被拐后戛然而止,从此申军良踏上了漫漫寻子路。他放弃了当时的高薪工作,变卖了房产,连老家的老宅也无奈卖掉了。

  15年里,申军良不仅很快花光了原来家里的10多万元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50多万元的债。虽然后来他与妻子又生了两个儿子,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寻找儿子申聪。

  15年来,只要打听到一点线索,申军良就会立刻前往寻找。期间,他几乎走遍了广东省的每个乡镇、每个村,前后印刷发放了100多万张寻人启事。

  为了省钱,申军良经常露天过夜,最常吃的东西就是泡面;每年春节,全家人买点白菜和肉,简单包顿饺子,就算过年。年夜饭时,他们都会给儿子申聪留一副碗筷……

  在申军良无助的时候,很多好心人给了他坚持下去的信心。最令他感动的是,在广东一个县城,他每天到街上发寻人启事,饥一顿饱一顿。一位好心的大姐连续一个星期买好盒饭,骑着自行车满大街找他给他送饭,让他那些天每天有饭吃、有汤喝。

  希望,失望;希望,再失望……在经历无数次反复煎熬后,在警方的不懈努力下,2016年3月至6月,拐卖申聪的5名人贩子先后落网。2020年初,广州警方利用科技手段终于将申军良的儿子申聪找到。今年3月7日,申军良夫妇终于与失散多年的儿子团聚。

  “与儿子申聪相见的那一天,他进入我们所在的房间,我妻子扑上去就是大哭一场,我虽然尽力地在控制自己,但根本控制不住……”申军良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重见儿子申聪的那一刻,接受采访时还流下了眼泪。

  申军良告诉记者,他第一次发抖音是在2018年12月30日,他手拿法院的判决书,拐卖其子申聪的5名人贩子被法院判刑,其中2人因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死刑,2人被判处无期徒刑,1人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我的初衷是为了记录自己寻子的历程,也希望通过视频告诉所有人不要再有拐卖了。”

  今年3月17日,儿子申聪从广东回到申军良位于济南的家。虽然从未相见,但申聪的两个弟弟很快就与这位失散多年的哥哥熟络起来。直到现在,两个弟弟每天放学回家后第一句都是问“哥哥呢?”

  寻回儿子后,申军良有了更多时间录制视频,记录新生活的点滴。

  2020年7月1日:“给儿子申聪买了第一辆自行车,我亲手把车钥匙交给儿子,他很开心。”

  2020年8月1日:“最后一次收拾旅行箱,里面装着我每次出发去广东都会带的1万多张寻人启事,还有经常晚上睡不着时给儿子申聪写的信,以及一年来坐车的车票等单据……”

  目前,申军良的个人抖音账号拥有21.9万粉丝,他一共发了111条短视频,单个短视频的最高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最高点赞量达到180多万次。

  变身“煮夫老爸”

  “寻子15年,我平均每年至少有10个月奔波在外,每天都在想儿子申聪究竟喜欢吃什么。现在儿子找回来了,与家人团聚后的生活更安稳,我终于有时间陪伴家人,每天都很感动,也想把对家人的亏欠都补回来。”申军良说起找回儿子后的生活。

  “15年来第一次给孩子们做一桌饭菜”“孩子们学习都很辛苦,夜里十一点给儿子做一杯广式奶茶”“儿子最喜欢吃的爆浆鸡排”……如今,在抖音上分享自制美食视频成为申军良日常生活的新习惯。

  在申军良看来,自己并非“美食博主”,为家人孩子做饭是他在圆自己寻子15年的一个梦。“多年来我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如今儿子找到了,我才逐渐回归家庭,重新做回一名父亲,并思考什么样的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申军良说。

  申军良告诉记者,一次他跟儿子们一起去买菜,孩子说“阿姨,给个葱”,他突然感觉到他跟孩子是在一起的。还有一次,孩子期末考试,他做了一份寓意考100分的“满分之饭”,孩子们都特别开心。从此,厨房成了他的“主战场”。

  为了学习做一些孩子喜欢吃的饭菜,申军良从网上找菜谱,跟着视频学,不断摸索练习。红烧肉、葱油焖鸡、鸡蛋炒河粉、咸蛋黄鸡翅、牛肉面、水果冰激凌、广式煲仔饭……几个月来,申军良变着花样给儿子们做饭,每顿饭都是满满的爱。

  如今,申军良在抖音上分享美食的“申爸的厨房”已更新到第30个视频,总播放量达到2800多万次。“我愿做一个‘煮夫老爸’,一家人一起买菜做饭,一起做家务,这样的生活让我和孩子们感到安心。”申军良说。

  期待第一个全家团圆的春节

  为了养活一家人和还债,申军良今年一直在做代驾,经常忙到夜里一两点才回家,平均每月收入4000多元。今年9月,申军良的妻子也找到一份在酒店打扫卫生的工作,每月收入2000多元。但全家5口人的日常花销以及三个孩子的学习开支,还是压得申军良喘不过气来。

  记者在申聪与两个弟弟的房间看到,申聪每天晚上学习的桌子是用一块木板搭在两张床的中间支起来的。申军良告诉记者,为了帮自己还债,他70多岁的父母至今都在老家打零工挣钱。“虽然日子清苦,但只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就是幸福的。”

  目前,16岁的申聪正在济南天桥区一所学校读初三。“申聪回家后学习一直很用功,每天夜里都要学到十一二点钟才睡。几个月下来,他的成绩在班级里进步了十几名。”申军良兴奋地说。

  如今,申军良希望能快点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我找儿子坚持了15年,不管是毅力还是责任心都没得说,我希望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把这个家撑起来,给孩子们好一点的生活,让家里变个样,也给儿子们做个榜样。”申军良说,包括他的父母在内,全家人都期待着今年在济南过第一个团团圆圆的春节。

  愿“天下无拐”

  寻子15年间,申军良与1000多个被拐儿童的家长有过接触,当中许多人至今都经常联系。“同病相怜”的他们相互交流信息、彼此安慰,但失去孩子的痛苦外人难以体会。

  “每个被拐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不愿提及的血泪史,甚至可能导致一个甚至多个家庭家破人亡。”申军良告诉记者,他认识的四川达州一个孩子2005年12月被拐,孩子父亲在寻找儿子两年10个月后不堪重负,最终精神分裂自杀,其母亲也改嫁。

  找到儿子申聪后的半年里,申军良平均每天都会接到五六个被拐孩子家长打来的电话,每天接听电话都要接好几个小时。这些家长一方面是恭喜他找到了儿子,另一方面是想向他“取经”,希望也能早日找到他们自己的孩子。对此,申军良感同身受。

  “一个电话就是一个希望。”多年的寻子路,让申军良养成了每个电话必接、每条短信必回的习惯。对于其他家长的电话咨询,甚至是在其抖音、微博账号下的留言,申军良也是每条必看,教他们尽早采集DNA、梳理寻找线索等等。

  通过个人抖音账号,申军良经常帮助其他人发布“寻人启事”。比如,目前在山西一所高校担任大学英语老师的李秋艳,1998年她的弟弟李恒宇四岁时被人贩子拐走,22年来她一直在寻找弟弟,至今未婚。

  一个正在巴基斯坦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也在“千里寻母”:“我1997年出生,2003年六岁时与妈妈一起被拐卖到河北沧州的海兴县,2006年我妈妈成功逃出去了。我记得我的妈妈叫张爱娥,我小时候和她一起吃过蘸着红糖水的粽子,我想找到我的妈妈……”

  “虽然我的家庭终于圆满了,但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更多被拐家庭,希望他们都能早日团聚。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天下无拐’,让所有人贩子都受到法律的严惩。”申军良说。(本报记者 王志)

【责任编辑:苏雪容】
相关新闻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