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神器”离我们有多远 厦门AED铺设总量仍较少
厦门现在AED铺设总量还较少。图为住宅小区内配置的AED。
上月底,台湾演员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突然晕倒,后因心源性猝死不幸离世,年仅35岁。“猝死”这个词又进入我们的视线。
其实在我国,心脏骤停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四科主任常栋博士告诉记者,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数高达55万人,“几乎每分钟都会有人猝死。”
常栋介绍,心脏骤停以后,抢救时间往往是以秒计算。在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中,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因为心跳停止超过四分钟,就会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的现象。
“但是受限于医疗条件,或因为城市交通拥堵等,急救车有时无法在四分钟之内到达患者身边展开急救。如果周围配备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将极大提高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概率。”常栋表示。
AED又叫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可以由非医务专业人员使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被誉为“救命神器”。
若是AED更加普及,会让我们更“心”安。那么,在厦门,AED的铺设及普及情况如何?
非医务专业人员也可使用
“当心脏骤停发生后,及时给予心肺复苏、早期进行电击除颤,对提高患者急救存活率至关重要。”常栋表示,有数据表明,每延迟一分钟除颤,抢救成功率会下降7%到10%。
记者了解到,AED本身会自动判读心电图,然后决定是否需要电击,这就给公众快速学会仪器使用方法提供了可操作性,非专业人员只需要经过相应的培训即可掌握AED的使用,无专门的资格准入问题。
作为非医务专业人员也可使用的急救设备,AED在生死攸关之际可显神威,其作用与价值理应得到重视。然而,在城市的公共场所,AED的“数量”和“能量”还远远不够。
厦门目前铺设总量仍较少
记者从厦门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我市海沧区率先于2016年底在公共场所配置9台AED,主要是设置在行政服务中心、阿罗海城市广场等地方,这也是“救命神器”AED首次引入厦门。
后续厦门机场配置了3台AED,市卫健委今年指导推进轮渡有限公司在码头配置了4台AED,由市医疗急救中心各调拨3台AED配置于市行政服务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许多中小学及卫健委机关也有配置,不过目前总量还是比较少,但是已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此外,市医疗急救中心开发了“厦门急救”APP,将急救志愿者和可联网AED信息接入该APP,求助者可以直观了解身边急救志愿者和AED位置,后续将争取推进部分早期非联网型AED升级改造接入“厦门急救”APP。
志愿者制作AED导航图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公共场所AED设置上起步较晚,存在数量不足、知晓率不高、会使用人员不多的问题,“救命神器”的能量远未真正发挥出来。
但在厦门,也有不少志愿者致力于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其中就包括AED相关知识的培训。厦门救心圈志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救心圈”)就是其中之一。
“救心圈”负责人林晨晖表示,他们通过走访,一一确认AED铺设的位置,把厦门目前铺设的约90个AED位置一一标注。
在“救心圈”制作的AED地图上,记者看到,厦门铺设的AED多集中在思明、湖里两区,集美、海沧次之。“今年,市教育局和市卫健委联合发文,要求厦门600人以上学校铺设AED,所以现在许多中小学也都设有AED。”林晨晖告诉记者,“救心圈”志愿者会定期对部分AED进行专业化的技术维护与定期检查,确保AED的及时更新和消耗品的及时更换,使AED始终处于有效的状态。
林晨晖表示,“救心圈”制作了AED地图导航,他们愿意共享信息,与官方平台共同完善厦门铺设AED现状,让这一“救命神器”不仅是摆设,关键时能救命。
(海西晨报记者 蔡樱柳)
- 痛惜!将乐一派出所所长,突然离世!年仅32岁!(2019-11-28 16:40:38)
- 高以翔将长眠水晶棺!父母请法师诵经并安慰工作人员(2019-11-28 09:27:40)
- 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宁波录制节目时不幸突逝(2019-11-27 11:15:16)
- 台湾一名高职生跑步猝死 校方澄清无延误害命(2019-11-26 15:54:14)
- 辅警抓捕时突然心口疼 倒在了买药的路上(2019-11-26 14:56:27)
- 痛心!福建一中学老师突然去世!小女儿才15月大(2019-11-25 09:27:43)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