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进入“烧烤模式” 有多少劳动者拿到高温津贴?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 题:全国多地进入“烧烤模式”,有多少劳动者拿到高温津贴?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柯高阳、郑生竹、刘宇轩
进入7月以来,全国多地进入“烧烤模式”,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40℃以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就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出台措施,重申高温津贴应发放到位。
资料图:工人们在顶着高温更换伤损钢轨。胡国林 摄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行业和企业发放高温津贴仍不到位,有劳动者反映“听说过、没拿过”。此外,今年以来,上海、福建、天津等省市陆续调整高温津贴标准,但有的地方标准多年未变。
有劳动者反映“听说过、没拿过”,用人单位“花式克扣”
7月的一天中午,北京地面温度近39℃。53岁的唐师傅在西城区金融街街道一处建筑工地上,跟工友们顶着灼热的阳光清理建材垃圾,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
“听说过高温津贴,就是从来没见过。”唐师傅告诉记者,他在全国各地建筑工地上干了20年,从来没领到过高温津贴。其他工友们也反映,在网上、新闻上看到过高温津贴,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享受、每个月该领多少。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记者在北京、江苏等地采访了解到,各地人社部门连续多年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但仍有少数行业和单位落实不到位,一些劳动者反映没拿过高温津贴。
项目施工方一位白姓工作人员解释,去年夏天高温天气期间,公司向工人发放了藿香正气水等物品,今年防暑降温物资还没有采购。“我们公司的员工是享受高温津贴的,但建筑工人不是和公司签的劳动合同,高温津贴应由包工头发放。”
徐州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主任科员孙柱说,在检查中发现,民企对高温津贴落实相对不够,此外,建筑、物业等临时岗位较多的行业也是高温津贴少发、漏发的“重灾区”。除了日常检查发现和受理员工举报,人社部门对用人单位落实高温津贴的约束力也有限。
此外,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用人单位为减少高温津贴的发放,手段花样繁多:有的把高温津贴计算在最低工资标准内,或者把本该平时发放的奖金,一部分计为高温津贴;有的通过发放防暑降温物品替代高温津贴,用西瓜、绿豆汤打发了事。有工人算了这样一笔账:“西瓜2元一斤,绿豆汤3元一碗,一个月下来也只有几十元的成本,比发两三百元的高温津贴省多了。”
针对上述现象,山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日前明确表示,高温津贴是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并非可发可不发的“福利”,不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等同于拖欠工资。用人单位给高温下劳动者提供足够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药品是应尽义务,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 福建高温津贴标准调整 按月计发的每人每月260元(2019-05-11 08:41:18)
- 福建5月起对现行夏季高温津贴发放标准进行调整(2019-04-30 08:28:59)
- 5月1日起福建调整夏季高温津贴标准(2019-04-29 19:22:14)
- 未按标准发高温津贴可投诉 厦门人社局开展检查(2018-08-15 09:09:57)
- 落实难调整慢 劳动者呼吁:让高温津贴发得更贴心(2018-08-14 08:59:09)
- 6省区市上调高温津贴标准 部分企业仍存在发放不到位(2018-08-10 14:54:42)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