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的蝶变——南平推进绿色发展创新纪实
大美武夷,山水画卷
福建,中国最绿的省份。南平犹如一块镶嵌在八闽大地上的翡翠,她有“绿色金库、绿色屏障、绿色宝地”之美誉。
习近平总书记情系老区苏区,在福建工作期间先后17次到闽北调研指导,对南平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2002年4月9日,在南平调研时强调:“南平要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多年来,南平市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一任接着一任干,从“芝麻观”到“绿旅新”,从建设“用高新科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到“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南平始终一以贯之、坚定不移。特别是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南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选准做优与生态资源相得益彰的绿色产业,创新推进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建设,以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加快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步伐。
“武夷山水”:溢价增值的绿色之翼
闽北,群山叠翠,绿水环绕、清新怡人,是“清新福建”的生态屏障,境内的“双世遗”武夷山更是令人神往。
古语有云,靠山吃山,但“吃”法不一样,效果大不同。2017年,南平市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当年“突出打好‘大武夷’品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指示要求,把生态资源优势与武夷山“双世遗”品牌优势有机结合,与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开展战略合作,实施“武夷品牌”建设工程,以品牌建设为绿色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实现生态产品的溢价增值,加快推进点绿成金、富民强市。
2018年4月,南平竹笋、政和白茶、浦城大米、建阳桔柚4种农副产品列入央视“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5月,南平竹笋、政和白茶宣传片在央视亮相,一经播出,闽北山货成了“香饽饽”,政和白茶几近脱销……
初尝甜头后,南平市亮出更大动作,从农产品入手,推出“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如今,又将与北京市东城区缔结友好区市,向首都市场推介“武夷山水”品牌,让全国人民共享“武夷山水”之美。
“武夷”好物 独缺“代言”
天赐好物,绿水青山无数;钟灵毓秀,物华天宝尽有。
作为农业大市、资源大市,南平有很多特色优质产品,十个县(市、区)“一县一品”,尤其在茶叶、果蔬、食用菌、畜牧水产、花卉、苗木、中药材等方面具有输出优势,形成了武夷山茶业、光泽鸡业、延平乳业、顺昌菇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多年来,南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始终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南平市还成为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但因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南平的好产品大多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农户面临着“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浦城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前些年,由于东南亚大米冲击国内市场等原因,浦城大米虽然产量稳定,价格却大不如前。“同样是大米,东北‘五常大米’享誉全国,浦城大米附加值不高,就是缺乏一个响亮的品牌。”浦城县石陂镇浦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卜正标说。
浦城大米遇到的问题,也是闽北优质产品在拓展市场时遭遇的难题。南平不缺好产品,缺的是喊得响的大品牌。
面对有资源优势无市场优势、有口碑优势无品牌优势、有品质优势无价格优势的问题,南平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着力打好绿色牌、念响山水经,以大武夷绿色生态为闽北优质产品赋能,以政府为武夷品牌诚信背书,全力打造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使其代言南平绿色优质农产品,在打品牌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推动青山变“金山”。
去年7月,在南平“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上,向外隆重介绍了武夷优质农产品,并授权11个大类、34个小类,33家企业作为首批使用“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的企业。
三步为营 行稳致远
靶向高处设,箭向准心瞄。如今,南平打造区域公用的“武夷山水”品牌,实现“换道超车”,如何稳住“方向盘”,让武夷品牌建设行稳致远?南平跨出了“前三步”,以打造百年品牌的信心、耐心、恒心,着力营造良好的品牌成长生态,让武夷品牌茁壮成长。
——突出理念引领,让“武夷山水”代言绿色南平。起步的半年,南平蹄疾步稳,坚持借智借力、高位谋划,邀请国家有关部委和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部门机构领导专家开展专题调研、“会诊开方”,精心编制《“武夷品牌”发展战略规划》《优质农产品品牌发展规划》,绘制了武夷品牌建设线路图、施工图,明确按照“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验检测、统一宣传推介、统一营销运作”要求,构建政府“背书”、市场化运作、高质量品质管控的总体框架体系。
——突出品质铸基,让“武夷山水”始终质优价好。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武夷山水”品牌建设全过程,以“绿色、安全、健康”作为生命线,以高品质铸就靓品牌。“武夷山水”品牌创建之初,就明确从质量标准入手,聘请专业团队对全市主要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进行修订或重新制定,部分标准还专门增加了绿色和健康元素,推进农产品标准体系全品类覆盖,打造优质农产品种植生产基地,建设高水平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构建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筷头的全过程可追溯体系,以武夷标准、武夷质量支撑“武夷山水”绿色招牌,让“好山水产出好产品”。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对“武夷山水”产品技术规范进行了国内外对标分析,其中优于国家标准的指标157项,优于欧盟的指标203项,优于美国的指标140项。
——突出资源整合,让“武夷山水”促进优化供给。通过品牌引导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从分散无序生产转向有组织有规模生产,推动供给和需求结构升级,以市场配置资源促进生产要素流向品牌企业,以品牌建设倒逼企业提供更多适销对路、品质上乘的农产品,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同时,制定《“武夷品牌”建设有关扶持政策》《扶持“武夷山水”品牌建设的政策措施》,从支持企业融资、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开拓市场、人才引进、税收优惠等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各种要素向品牌企业、品牌产业集聚,强化品牌发展的支持保障。
在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看来,南平利用当地最负盛名的“武夷”做标识,系统推动品牌建设,这一方法在全国亦是创新之举。政府又能发挥“搭台”作用,统一监管,将有效提升全市企业品牌水平,走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品牌引领 市场锤炼
品牌建设初期,政府就将话语权递交给了市场,用过硬的“内功”赢得“口碑”。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在严抓产品品质的同时,依托国有企业成立武夷山水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市场运作强品牌。如今,在品牌的引领下,武夷产品基本拥有了自己专属的“身份证”。
“橘色标识,是今年定标的浦城大米品质管控标志;绿色标识,是南平‘武夷山水’品牌认证标志,这两种标志代表了完善的溯源监管和品质保证承诺。”今年5月,作为“武夷山水”品牌的“浦城大米”又有了新跨越,消费者只要用微信扫一扫包装袋上的溯源码,就可以看到一袋浦城大米具体的生长地,而它也将意味着要接受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统一监管。
透明的监督体系,不仅关系着产品,更代表着整个城市的形象。去年“浦城大米”入选“武夷山水”品牌,浦城县借助“武夷山水”公用品牌,做强浦城大米产业,不仅提升浦城的城市形象和美誉度,还把“浦城大米”品牌建设作为推动浦城县点绿成金的重要引擎,增强浦城经济发展新动能。
无独有偶,随着“政和白茶”品牌的广泛传播,政和白茶在市场上名声鹊起,不仅从省内卖到了省外,还走出了国门。“品牌建设第一个年头,我们企业的订单量增加了1000多担。”政和闽峰茶业负责人欣喜地介绍,企业产品的畅销,带来的是原料的价值提升——去年,政和白茶茶青每公斤单价从前年的4元涨到6元,增长50%;产值、产量分别比增22.3%、45.6%,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品牌效应直接带动了溢价增值,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据了解,首批授权使用“武夷山水”公用商标的33家企业销量和价格都有较大提升。如浦城“武夷山水”优质稻米售价10元/千克,比一般大米售价高出150%;建阳桔柚价格从10元/千克增长到18元/千克,增长80%;顺昌芦柑价格从3.6元/千克增长到6元/千克,增长66.7%。
历经两年的“跋山涉水”,如今,“武夷山水”品牌为闽北优质农产品进军广阔市场打造了“烫金名片”,改变了南平农产品质优价低、有口碑无名牌的状况,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也为闽北农产品更精准地把握消费需求。
目前,来自光泽生态食品城的武夷纯然系列农产品已入驻盒马生鲜门店,售价比普通同类农产品贵了一倍,真正让好产品卖出了好价钱。武夷星茶业和享通蔬菜2家企业入围福建名牌农产品,596家农产品生产主体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现有“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618个。
“南平打造‘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旨在分享品牌溢价增值效益。对此,武夷品牌在市场化运行的过程中,一定紧紧抓住质量诚信这个‘牛鼻子’,建立最严格的准入门槛和退出机制,力争将武夷品牌打造成全国生态精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南平实业集团董事长、武夷山水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智强告诉记者,为了让品牌创造更高的价值,在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还将做好“品牌+文化”文章,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内涵和品牌背后的故事,充分展示南平自然生态、人文历史、产业特色,以及南平绿色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进一步打响南平城市品牌。
生态银行:
生态价值的绿色之变
夏日雨晴,清风拂面,车辆行驶在闽北纵横交错的高速路上,眼见重重青山迭出,处处焕发勃勃生机……
山、水、林、田、湖、茶、湿地,绿色是南平天然的底色,生态是南平最大的特色。近年来,南平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合推进全国唯一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设区市试点和农村“三权分置”改革,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在全国首创“生态银行”建设,“革绿”出新,“点绿”成金。
生态资源富集地区的破题之举
南平,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富集,被誉为地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有“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美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8.29%,主要水系Ⅰ-Ⅲ类水质比例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常年位居全省、全国前列。
生态兴则文明兴。探索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成为当下重要的国家命题、紧迫的时代课题。而解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自然资源高度富集、生态环境极其优越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南平,更显重要且迫切。
如何破题?关键在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打破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势,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谋划发展,着力把资源转化为资本、资金,切实变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
2017年,“绿色”与“创新”碰撞,南平市委、市政府围绕打通“青山”变“金山”的“最后一公里”,建立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进而提出了“生态银行”建设构想,致力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和发展经济相得益彰的“南平路径”。
运营、修复、融合、交易、融资、创新……功能定位清晰明确的“生态银行”,并非金融机构,而是借鉴了商业银行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的模式,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开发、运营平台,并通过对山水林田湖草茶等碎片化、分散化的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收储、整合、优化,转化成优质资产包,引入企业、资金,导入产业、项目,更好实现生态资源的高效配置利用和综合效益递增。
“南平市‘生态银行’建设试点,为生态资源富集但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类南平’地区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发展路径。”国务院参事专家认为,建设“生态银行”,对于回答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时代命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有益探索
走进位于武夷新区的南平市“生态银行”试点展示厅,这里清晰地向众人呈现南平创新探索建设“生态银行”的足迹——
从“时代课题”和“破题之路”,了解“生态银行”建设理念的提出;
到“总体设计”和“实践模式”,探索“生态银行”建设运作模式;
再到“阶段成果”和“工作展望”,呈现南平“生态银行”建设以来的具体实践,以及对“生态银行”建设工作的未来谋划;
……
“在‘生态银行’试点中,南平作为全国唯一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设区市,推出了全省首个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统一信息管理平台。”市自然资源局局长王冲介绍,平台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有效破解了之前土地、矿产、森林、水等资源分散在不同管理部门的“九龙治水”多头监管的困局,建立起了高效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系。
因时而动,应势而为。“生态银行”试点在理念思路、运作流程、开发模式等方面逐步清晰明确,通过搭建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平台,前端对碎片化自然资源实行集中收储,中端通过规模化整治提升成优质资产包,后端委托专业运营商将资源转变成资产和资本,最终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得益彰。同时,智力、技术、金融、政策等一套全方位的支撑体系也日益完善——
在国务院参事室的指导下,成立了“生态银行”专家委员会,作为核心智库,同时瞄准高端专业管理人才,采取多渠道柔性引才;
建立了资源大数据库、“生态银行”信息管理平台、建盏产品分级认定体系、实施林业质量精准提升、林业碳汇方法学等;
运用南平振兴乡村基金、南平武夷旅游产业振兴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建立市县两级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并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重点支持南平“生态银行”项目建设;
出台《南平市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十条政策》《关于加强南平市人才工作的十条措施》《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
智力、技术、金融、政策支撑多向发力,全面保障着“生态银行”建设实施,“绿水青山”加速向“金山银山”转化。
资源变资产变资本的多样模式
践行“两山”理念,核心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关键是找准合适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通过有效盘活自然资源资产,建立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用集约、循环、可持续的方式实现“青山”变“金山”。
“按照南平‘生态银行’建设试点要求,我们成立了‘森林生态银行’,并于去年底正式运营。”顺昌“森林生态银行”负责人赵刚源感触很深,通过林权抵押、赎买、合作经营、租赁、托管等模式,将碎片化、分散化林业资源收储存入“银行”,再引入资本、产业、项目,整体性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花卉苗木繁育、原料基地建设、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康养等经营业务,林农得了实惠,林业经济综合效益也有效提升。
作为“森林生态银行”的首位受益“客户”,家中缺乏劳动力的当地林农夏六华,将自家9亩杉木幼林托管给了“森林生态银行”。现在,她每月都能领到310元的预期收益,20年托管期满后,根据山场林木价值,还能再拿到除了预付收益成本外的六成纯收入。
今年,顺昌持续创新探索,组建成立顺昌县绿昌林业融资担保公司,并与工行南平分行顺昌支行签订协议,希望通过融资渠道创新,借助“森林生态银行”,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林业建设,助推林业高质量发展。截至6月底,顺昌累计办理林权抵押、托管、赎买等业务252笔,“存入”林业资源面积14.8万亩,计划开发实施包括森林精准提升、生态旅游、林业碳汇等项目9个。
南平“生态银行”建设试点“点绿成金”的实践模式中,“森林生态银行”只是其中一个缩影。林业集约提升、旅游连片开发、政企联合带动、景区带乡村振兴等,在南平更多的地方,依托自身资源特色,探索着“生态银行”建设的不同模式——
武夷山市五夫镇探索“文化生态银行”,以朱子文化开发运营为主线,整合零碎分散的山、水、林、田、湖、茶、古民居等生态资源作为文化业态的具体载体,形成“文化统领、IP运营、全域全资源门类承载”运作模式;
建阳区探索“建盏生态银行”,围绕建盏原材料资源、工艺、文化、创意、品牌等五要素资源集中整合,探索开展建盏矿土资源开发;
延平区巨口乡探索“古厝生态银行”,成立巨福旅游投资公司,依托“国家生态镇”品牌、大量明清古厝、众多游乐业乡贤等优势,打造乡村”789“,加快推进古厝资源开发;
与此同时,南平市还在探索建设“水生态银行”,充分利用南平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的优势,打造产业联盟,延伸水产业链,全面谋划优质水资源开发;
……
发挥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现实效益,在全国首创“生态银行”的南平,将持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途径,让蕴含于“绿水青山”之中生态资源、产品的价值,源源不断地变为地方发展、百姓手中的“金山银山”。
水美城市:
流光溢彩的绿色之美
南平地处闽江上游,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有大小河流700多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溪流有176条,下辖10个县(市、区)城区至少都有一条以上河流穿城而过,主要河流水质都在二类以上。但长期以来,水资源被闲置,开发利用更是空白。
为护好水生态、做活水文章,南平市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当年“闽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母亲河的上游要综合治理好”的重要指示以及“治理好水污染、保护好水环境,就需要全面统筹左右岸、上下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河流海洋、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等要求,首创“水美城市”建设,以水补山、以山带水,打造全域水美,发展水美经济,让城市因水而美、因水而富、因水而文明。
规划引领 探索城乡建设新模式
“水美城市”谋划之初,南平就先后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倪晋仁、魏敦山等专家以及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教授等到南平为“水美城市”建言献策、把脉问诊,并组织相关人员到浙江衢州、丽水以及深圳等地学习调研培训,逐步形成了“水美城市”和“水美经济”内涵,即将水流域治理与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城市经营、全域旅游、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结合起来,全市“一盘棋”整体规划,并进一步向下游延伸,通过水美乡村、全域水美建设,让涉水流域沿线因水而靓丽,打造山水相融、城景相依、人水和谐、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南平。
紧接着,工程设计选择两院院士或获得国际、国家级奖项的优秀设计师作为主创,邀请天津规划院、华东水电勘测设计院、华建集团等一批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参与项目的规划设计,组织规划、水利、水文、城建、环保、旅游等专业技术人员认真比选、反复论证,通过PK确定项目设计单位和方案。
“此外,我们召开现场会、行业审查会,全方位论证完善概念性方案、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将设计方案向社会公布,并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实地调研考察、建言献策,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南平市领导表示,到综合决策的时候,各县(市、区)还要对设计方案层层把关,反复修改完善,吸收落选方案优点,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为打造精品工程奠定基础。
项目带动 激活发展新动能
“水美城市”项目是一个综合体,各县(市、区)在建设过程中要有效衔接水流域治理与防洪、排涝、给排水、航运、海绵城市、市政设施、景观风貌、产业发展等,实现组织实施“一盘棋”。
2017年,南平市首期12个“水美城市”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项目创新“建、管、治、护”推进机制,着力一体推进、市场运作,源源不断的策划生成项目,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补齐城乡建设短板,又为城市经营开发创造条件、持续拉动有效投资。
“建”,重在突破融资模式。南平充分运用市场化、公司化融资模式,首批12个“水美城市”项目总投资300.45亿元,其中12个采取PPP、EPC模式建设,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共赢。同时加强市级统筹,以河流整治为纽带,策划生成一系列“水美城市”项目。
“管”,重在突破各自为政。南平建立了”1+N“的工作模式,即市里构建一个平台、创建一个团队、提出一个方向、制定一个目标,促进从水利工程单一功能到多功能发展,从单一部门资源投入向多部门资源整合转变。特别是建立部门会商协调机制,水利部门牵头抓总,规划、住建等有关部门主动作为,形成合力推进。
“治”,重在实施生态治理。结合全面推行河长制,南平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实施河道清淤。全市拆除生猪养殖场11445家,削减生猪402万头,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全市国控、省控考核断面目标达标率均为100%。
“护”,重在实施水、城设施的长效管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保障建成设施及绿化管护到位。同时,整合质监、交通、城建、水利技术力量,对工程项目进行常态化巡查,确保工程质量。
目前,全市首批12个水美城市项目已完成投资137.7亿元,并向水美乡村拓展延伸,发展水缘产业,建设水美南平。水利部正在以南平为样板,编制《水美城市建设规划导则》,为全国推广定标准、树标杆。
产城融合 发展水美新业态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旅游产品,实现了城乡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互促。不仅实现了对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商、居、文、游”一体的水岸经济模式,既不断完善了城市设施、功能,又打造一批亲水旅游等新业态,实现了“水美城市”向“水美经济”的跃升,推动“单纯自然产品”的水资源向富有经济价值属性的水美经济模式转变。
顺昌县借助水美城市建设,带动了余坊新城规划开发,城区面积拓展了3平方公里,吸引了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富力地产等大型企业入驻。邵武市以“水美城市”加速推进4个入城干道建设,新增市区发展面积3900亩,成为城区新的增长极。
顺昌、邵武“水美城市”建设是南平着力构筑水岸经济模式的一个缩影。南平市水利局局长周靖介绍,通过两年多的建设,“水美城市”得到市民的普遍认可,都希望政府继续把城市做精、做美。“因此,我们做足做活做巧‘水文章’,着力构筑‘商、居、文、游’一体的水岸经济模式,进一步提高城市颜值,增强产业素质,推动山水增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阳区按照“山、水、园、城”的理念,把建盏文创产业区、花海旅游区与考亭公园区、城市居住区有机融合,拉开了城区框架,撬动了城市经营。延平区“水美城市”从“居”突破,自开展“三江六岸”项目建设后,恒大、象屿、正荣等大型房地产商纷纷入驻,拓展了城市框架,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生活空间……南平各地通过水美城市建设,都不同程度实现了土地溢价增值:建瓯市5.5万平方米的地块溢价1.81亿元;武夷山市209亩地,拍卖增值2.96亿元;光泽县城区坪山片区一地块,实现了翻3倍的升值。
值得一提的是,南平各地“水美城市”项目注重从“文”提升,把历史、地域、民俗、自然等文化元素嵌入每一个项目和环节,将自身历史人文与自然山水、生态水利相结合,体现独特的“水美”文化气息。
保护为先 水美水安两相宜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今年以来,南平市遭受多轮持续强降雨袭击,境内河流湍急、水量暴涨。可在“老南平”刘大爷看来,洪水来时延城江面上看不到漂浮杂物阻隔桥洞,撞击河堤了。延平区水文局监测情况证实,今年以来,经过延福门河面的漂浮物大大减少。“水美城市”建设工程不仅经受住了暴雨洪灾的检验和考验,也有效发挥了水安为先的生态效益。
南平坚持把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治理作为基础性工程,将人水和谐的理念融入“水美城市”建设全过程,形成“洪水、涝水、污水”三水共治的工程体系;结合“水美城市”建设,加快划分河道岸线、生态保护蓝线,保护河流自然岸线,因地制宜改造城区硬质堤岸为柔性生态堤岸,提升河岸自然生态景观,真正实现水安为先,水美城美。
在光泽,结合水美城市建设,主城区沿河两岸堤坝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在顺昌,水美城市项目结合新城建设整体推进,滨江沿岸既保水安又添景观;在浦城,水美城市项目在南浦两岸建了生态护坡,地表耐水植物在降雨时更好地发挥吸水、蓄水、渗水作用;在建瓯,水美城市下水南段征地拆迁百余户,为河道行洪拓展了更多缓冲区域;在松溪,新建14公里防洪堤,8万人将临水而安……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新建防洪堤102.3公里、水生态整治144.8公里、骑行步道82.7公里、护岸90公里、道路93公里、桥梁12座、公园24个、夜景工程43处、排污设施53处、景观绿化282.2公顷、排污管道374.67公里……城市短板不断补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山花烂漫,红土地气势如虹。
静水深流,绿武夷破蛹蝶变。
奋进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里,绿色发展的美好前景已呈现在远山近水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新创业创造的声声号角催人奋进,在新思想引领下,围绕“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坚持以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南平干部群众以老区苏区人的基因特质和拼创精神,只争朝夕战犹酣,奋力奔跑建设富美新南平。(杨鸿 林梦琳 吴建琼 廖晨星 罗勇安)
- 生态环境部:坚决禁止督察期间紧急停工停产等“一刀切”行为(2019-07-09 15:39:39)
- 抚平“伤疤”让生态复苏 泉州生态项目亮点频现(2019-07-09 10:51:04)
- 厦门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9-07-09 09:43:11)
- 新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近日将启动(2019-07-08 22:56:37)
- 世界,你好!这里是生态福州!(2019-07-07 09:43:15)
- 第四届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拉开帷幕(2019-07-06 10:15:05)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