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青主帅李明:冲击世青赛信心十足 忧虑青训现状
亚青赛在即,国青全队瞄准了进军世青赛的目标,李明和他的球队正在积极备战。翟李强 摄
中新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王牧青)“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从来都是中国足球的口号和目标。对出生于1997年的一代国青球员来说,今年10月的亚青赛,将是冲击世青赛的决战。主帅李明已经瞄准目标,紧张制定着备战计划。但与此同时,他对目前国内的青训现状却流露出担忧之情。
【1胜2负的东盟杯】练兵为主,发现了好球员
一场胜利、两场失利,1997出生的这批国青队以第三名的成绩完成了东盟杯。本质而言,“东盟杯”是邀请赛,也是队伍备战年底亚青赛的一次练兵。为了考察更多新人,国青教练组在比赛中启用了不少新人。备战,是比赛的初衷。
经过欧洲拉练和春节假期,国青不少球员直到赛前几天才完成归队。另外,不少旅欧球员早已回到各自俱乐部,并没参加今年的东盟杯。平心而论,这支参加东盟杯的国青至多只派出了一半主力阵容。因此,首战面对实力羸弱的菲律宾,大胜4球并不是悬殊的结果。
出于考察新人的目的,主帅李明希望新加入的球员尽快适应球队的战术打法。从后两场比赛的过程看,国青踢得越来越好,甚至场面上压制住实力强劲的 克罗地亚。“成绩不是最重要,让球员得到锻炼才是最重要的目标。经过三场比赛,教练组对部分球员非常满意,我们会继续考察他们。”李明总结说。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场面对尽遣主力的乌兹别克斯坦,国青开场25分钟连丢三球;第三场对阵实力更强的克罗地亚,国青上半场有段时间场面很被动。两次被动中,李明通过调度改变了局势:夺回了控球权,创造了得分机会。
“年轻球员发挥不稳定,场上有起伏是正常的。”李明对中新网记者(微信号:cns2012)总结本次比赛的收获,“后两场比赛的一些细节,暴露 出我们青少年足球训练基础的薄弱,球员个人能力和对手有差距,出现了一些主动的失误。但通过调整战术,我们重新控制了比赛,有机会扳平甚至超出比分。”
通过三场比赛,中国国青进一步磨合队伍。翟李强 摄
【这一代国青的历史使命】如果打进世青赛将意义非凡
考察练兵、磨合阵容,李明带队的目标非常明确:10月的巴林亚青赛。自从克劳琛之后,中国男足远离世界顶级舞台已经十多年。对中国足球而言,参加世界大赛实在是太幸福的机会:对任何一批年轻球员来说,参加世少赛、世青赛的意义,不仅是大赛体验和认知差距;能与全世界同年龄的顶尖选手竞技,让世界认识自己,甚至会改变一代球员命运。
李明直言:“如果这批球员能参加世青赛,对中国足球是非常重要的节点。参加世界大赛将承载一代人对足球的希望,也将是足球发展非常重要的推动力。”
但平心而论,完成打进亚洲前四、进军世青赛的目标绝不容易。1997年出生的这代球员的个人能力放眼亚洲,恐怕还很难比得上日韩、卡塔尔。因此,李明希望通过合理的战术打法,打造一支更出色的整体球队。
考虑到亚青赛的天气和对手,李明和教练组为国青量身定制了技战术打法,并秉承世界足球的发展趋势:快速进攻,随时寻求向前的机会。“十月的巴林气温仍然很高,我们的准备是立足于打好小组赛和之后的淘汰赛,通过球员更合理的站位,节省体力。”
不过,执行战术需要球员之间更多的默契。但现实的情况是,“1997-1999出生”一批的球员,回到各自俱乐部很难踢上比赛。同时,目前国内U19联赛很难帮助球员提高。李明告诉记者,他也正在和各支俱乐部协商,争取增加亚青赛备战阶段的集训时间。
4月底,国青计划进行一次短时间的集训。6月到7月,包括“韩国8国赛”、“熊猫杯”、“潍坊杯”等赛事,将是国青最重要的备战练兵时间。“我对亚青赛很有信心,通过进一步的协调,我有信心完成心中的构想。”李明自信地说。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