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闽清坂东镇“十八坂”开市 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

2016-02-25 09:08:25  来源:东南快报
  

闽清坂东镇“十八坂”开市 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

闽清坂东镇“十八坂”开市 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

  农副产品是每年“十八坂”贸易的重头戏

闽清坂东镇“十八坂”开市 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

  “十八坂”活动首日就吸引了不少客流

  昨天是正月十七,福州闽清坂东镇“十八坂”开市的第一天,乃裳街和湖头街的商家进驻数接近满额,周边的居民一大早便来赶圩,两条街巷熙熙攘攘。预计,在整个“十八坂”活动期间,所产生的商贸交易额可破亿元。

  闽清“十八坂”传统圩日自清末出现以来,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曾经在福州盛极一时。

  当时,坂东镇是著名的生产农具专业村。“十八坂”为坂东镇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经过演变,“十八坂”从一日变为五日,有商家不愿离开,整个活动持续一个月。“十八坂”也从“农具圩发展为百货圩”。坂东镇也变为现在全国箱包主要的生产经营者。为此,闽清县将打造箱包专业园。

  人流量约5万人次预计交易额破亿元

  圩市上的商家囊括了全国各省市地方,不少商家特意远道而来参与这为期约1个月的“十八坂”活动。

  商家早早瞄准了商机,特意在这段时间将自家店面进行腾空,短期暂租给这些从外地来的商家。租金由原本的每月一千多元提升至20天七八千元,约翻了8倍。

  东南快报记者观察到,在开市的头一日,街道上原来的400家左右的店面都完成了短租交易,并无空店剩余。除此,街道空地上也增设了不少摊位,商家都已经进驻。

  在福州从事衣帽生意的陈小姐,此次是第二次参加“十八坂”活动。在一间约30平方米的店面里,陈小姐不停地帮买家找衣服号码,店里大多是销售低价断码服装。据陈小姐介绍,这间店面以15天9000元价格达成租赁交易。在“十八坂”活动期间,乃裳街的店面租赁十分火爆,不早点“下手”估计还租不到,去年就因为太晚下来,无店面可租,陈小姐错过了“十八坂”。

  据陈小姐透露,参加“十八坂”活动不仅可以把断码的衣物大量清仓,其产生的利润也挺可观。根据前年的销售情况,她的小店好的时候大约一天就可以盈利七、八千元,最差的也不会低于三、四千元,十几天下来也能赚个十来万元,不过这个数据还没扣除成本。“今年盈利额还没法预估,不过看开市头天情况应该不错。”陈小姐笑着说。

  另外,据坂东镇党委书记林渊辉介绍,今年“十八坂”共有一千多个展位,首日人流达约5万人次,整个“十八坂”活动预计商贸交易额超1亿元。“正式的‘十八坂’只持续5天,但有一些商家要扫货不愿离开,所以估计会持续一个月。”林渊辉说,目前相关部门已经派遣数百名安保人员上街执勤,确保“十八坂”顺利进行。

  “十八坂”圩日自清末出现从盛极一时到逐渐衰落

  闽清“十八坂”传统圩日自清末出现,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

  在闽清县一直流传着一句“人人赶十八”。“因为是全县性大圩,农具杂物,应有尽有,故需要添置农具的农家非去不可。”据闽清县坂东镇上的一位黄姓老人家讲述,基于闽清县坂东镇独特的地缘优势,清朝时期就已出现“十八坂”圩市。圩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盛况空前。

  “坂东镇有着天然的农业区位优势,吸引了许多同县外乡人前来定居。”黄依伯说,因此坂东镇人口变得密集,许多人必须从农业劳作中跳出来。通常他们有两种选择:一为跑鼠船,即在梅溪上从事运输;但更多的是‘上府山’(指闽北地区)谋生,学习泥、水、石建筑技艺。长期以来,由于师传徒受、父帮子、亲帮亲,形成了全村部分人从事手工过活的现象。

  “当时,坂东镇的麻袋、斗笠、细木、弹棉等手工业素负盛名,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车墘的斗笠以及其他生产农具的专业村庄。”黄依伯说。

  就这样,“十八坂”圩集当时带动了闽清县尤其是坂东镇的商品流通。不仅如此,人们在春节期间“赶十八”,除了买卖农具以外,还在这里看戏、饮食、购买当地商铺中的商品,这些潜在的消费都拉动了当地经济。

  清末至1978年中国发生了几次巨变,这动乱的年代里,“十八坂”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持续的时间由原来的正月十八日一日变三日最后又演变成如今的五日,商品的种类也增多了,“农具圩已发展为百货圩”。

  随着经济大发展,“十八坂”也有过衰落的阶段,成交额一度开始缩小。黄依伯说,这归根于后来各乡镇间物资交流畅通,无需集中在某个时间买东西。加上大家生活水平高,到“十八坂”买便宜货的特色也不具备优势了。

  圩市上各种商品应有尽有稀罕的传统农具也能找到

  昨日上午,东南快报记者来到位于闽清县坂东镇的圩市。在现场,车辆已禁止通行,唯有行人才可以通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道路中央不再设立店铺,行人行走便利许多,改变往年行人“前胸贴后背”的情况。

  街道两侧,各种店铺鳞次栉比,还有不少商贩提着各类商品,沿街吆喝着。圩市之中,有着全国各地的特色风味小吃及各种商品,内蒙古的毛地毯、山西的刀削面、新疆的核桃,传统的农家竹木制品以及全国各地的特色风味小吃等。

  黄乃裳雕像附近,有专门买农村器具的区域。这里还能找到如今只能在小学生课本上才能看到的锄、耙、锨、镐等传统农具,平时很难买到的手中制品,例如手工制作的木桶、蓑衣、印制白粿的模具、专门放福州礼饼的层篮等也可以见到。

  在福州工作的90后小刘是闽清坂东人,每年“十八坂”都要来逛逛,今年也不例外。平常一般8点半才醒的他,昨日一早6点就醒来从福州赶回闽清坂东镇。

  “小时候,孩子们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就是‘十八坂’,因为在这里能买到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东西,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吃臭豆腐,就是在‘十八坂’上尝到的。”小刘说,对他们来讲,“十八坂”过后才真正把春节过完,家人即使出门在外,也会不时打电话询问当年的“十八坂”是否热闹。

  坂东镇将建箱包专业园吸引闽清乡亲回归家乡

  近年来,闽清县委县政府利用这一传统的民间商品交流平台,打造“十八坂商贸文化旅游”节活动品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云集闽清。

  此外,在“十八坂”活动期间,还配合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召开闽清产业园区招商推介暨福州市“退二进三”搬迁企业对接座谈会等活动。据了解,在昨日对接座谈会,共顺利签约了10个投资项目,签约金额达20.3亿元。

  除了对外招商引资,闽清坂东镇将建起箱包专业园,由此吸引在外从事箱包经营的闽清乡亲集体回归,到家乡从事箱包生产经营。黄依伯说,“十八坂”走向衰落,坂东镇的经济也发生了变迁。“穷则变,变则通。”据他回忆,当时镇上的经济逐渐衰退,眼睁睁地看着原来的繁荣逐日消退,坂东镇的人坐不住了,他们利用原有积累的资本,走出村镇,往外面发展。不知何时,在外打拼的乡民,认为做箱包可以淘到金,然后就这样一带二,二带三,通过亲族之间的传帮带,演变成全国箱包主要生产和经营者都是坂东人。

  据闽清县委宣传部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1985年至今,坂东人已发展了500多家箱包公司和箱包配件公司,从业人员5000多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等全国10多个省市,年产值60多亿元。

  闽清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闽清经济社会发展,该县委、县政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在外箱包产业回归,目前首批已有上百家箱包上下游企业有回归意向。

  据了解,坂东工业园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其中箱包专业园规划用地约350亩地,一期200亩,建成后将作为闽清在外箱包企业回归、箱包产业集聚以及本地箱包企业整合的加工生产基地,并规划商业服务配套用地,用于建设集箱包销售市场、商务办公、商务酒店等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土地房屋征迁工作,预计2016年下半年建成投产。另外,坂东工业园还将打造成集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型工业园区。记者 林娟/文 刘兴/图

【责任编辑:黄新锦】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