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中国网球青训不逊澳洲 需增强教练员国际影响力

2016-01-26 08:48:58  来源:广州日报
  

  上世纪90年代,我从上海体工队退休后来到悉尼,女儿朱晓云在当地做网球教练,外孙女杰西卡也非常喜欢网球,正在努力向职业运动员方向发展,一家三代都和网球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也算人生一大幸事。

  在澳大利亚这么多年,我目睹了休伊特、斯托瑟等球员的成长、辉煌,也看到近年来当地缺乏顶尖球员的颓势,媒体也在议论“青黄不接”,甚至开始怀疑澳大利亚网球的青训是不是出了问题。

  这些担忧是正常的,随着休伊特的退役,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继续。

  从硬件设施和教练团队以及训练手段来讲,澳大利亚网球青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上也涌现出很多网坛名宿,足以证明其成功。当然,现在也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家庭会送孩子到美国、西班牙等非常成熟的网球学院培训,这会削弱本地青少年比赛的整体水平。更重要的是,职业网球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现在的孩子不愿吃苦,或者说兴趣爱好更广泛,希望在学校学习更多知识,这也会导致一批优秀的苗子在转入职业球员前夕流失,他们会转战大学联赛,而不愿打职业赛事。另外,对于澳大利亚的中产阶层家庭来说,如果没有国家网协、赞助商的资助,仅靠个人开支打职业赛,也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很多时候投入和产出无法成正比。同时,也有大批来自东欧和亚洲地区的孩子,在澳大利亚接受青训并快速成长起来。

  前两年,我的外孙女回到中国,跟随嘉兴国际网球俱乐部总教练、我的儿子朱薪运训练,一来打中文基础,二来在国内系统学习网球技术。她自己的感觉非常好,之后回澳打比赛拿了多项冠军,成为14岁年龄组的佼佼者。

  杰西卡这段经历告诉我们,中国网球青训做得很扎实,从技术层面来讲已经和世界水准相当,接下来要做的是丰富训练手段以及增强教练员在国际比赛中的影响力。毕竟,有了职业球员,也需要职业教练,这样才能相得益彰。

  (孙嘉晖 记录整理)

  “华说网事”

  朱振华:第1届全运会网球男单、男双冠军,曾两度出战温网,最好成绩为晋级男单第2轮;后出任上海队教练培养出多位国手。朱老今年87岁,现定居悉尼。

【责任编辑:赖锋】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