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小区设便民快件箱 部分快递员未经同意直接投递

2015-08-02 08:26:07  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欧阳进权
  

  福州新闻网8月2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欧阳进权)在网购迅速发展的当下,接收快件是“剁手党”们的“必修课”。与此同时,福州越来越多的小区安装了智能快件箱,目前已经投放的就有近600组,日均投递量超过1.8万件,到年底快件箱数量将增至1000组。

  作为一种解决快件投递“最后100米”难题的有效补充手段,快件箱无疑是便民的,但不少居民反映,明明家里有人,快递员却未经同意就把快件放进快件箱。而市邮政管理局表示,这是违规行为。快递员为何不愿多打一个电话?操作难度在哪?记者展开了调查。

  居民反映:投递前不来电

  事后才短信通知

  家住仓山三叉街的林女士近日在朋友圈吐槽:“一个电话都不打,就直接把快递放快件箱,然后发短信说自己去取,这是什么服务!”

  林女士告诉记者,她经常网购,因为家里有小孩,每天都有人在家,之前网购的东西都由快递员直接送到家里,最近连续两次快递员不上门了,而是直接把快件放进小区新建的快件箱内,需要自己去取。而且,令林女士无法理解的是,快递员投递前并未打电话征求她的意见,她事后收到短信才知道快件到了。

  记者看到,林女士收到的一条短信内容是“您尾号XX汇通快件已存入3号楼架空层腾云宝箱XX柜”,发短信的号码是以106902开头的12位数字,并非手机号码。林女士说,这样的号码通常会被手机软件拦截存入垃圾短信中。她认为,快递员投递前至少要打个电话,既让消费者有选择权,又能起到直接告知快件已到的效果。

  记者调查:快递员图省事

  直接投进快件箱

  那么,未经同意直接投递是个案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记者在林女士所在小区看到,快件箱操作屏幕上方写着“投递前请事先征得收件人同意”,但不少投递员并未这样操作。

  上周日,一名快递员骑电动车进入小区后,直接前往快件箱所在的3号楼,不到5分钟就投完了10个快件。当记者询问为何不联系收件人时,对方直言,如果正常挨家挨户投递,10个快件至少要花半小时,而且夏季天气热,投快件箱更省事,不少快递员都这样做。

  福州一家快递公司负责人表示,现在快件箱的日均投递量超过1.8万件,其中有多少征得收件人同意,无从得知。但快递员队伍庞大,知识水平普遍不高,预计比例不超过一半。

  部门回应:征得收件人同意

  才能使用快件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快件箱的出现带来不少便利,有助于解决快递“最后100米”难题。尤其对于上班族来说,过去寄到家里的快件经常无人接收,放在物业或小区传达室则容易丢失,也增加其他人的工作量,有了快件箱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不过,未经收件人同意,快递公司或快递员是否可以直接将快件投进快件箱?市邮政管理局表示,相关文件明确规定,投递前需征得收件人同意,收件人明示不同意的,不得通过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针对快递员未经同意投递的问题,他们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在各类会议、培训以及实地调研中,向各快递企业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同时约谈了快件箱投放方——上海富友金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事后该公司印刷相应的提示标识贴在箱体醒目处。

  “这项规定在执行中存在不少困难。”市邮政管理局工作人员称,智能快件箱作为新生业态,去年在福州设点并与快递对接,业务员使用箱子时间不长,加之快递行业队伍庞大,在宣传方面存在不足。同时,目前智能快件箱采用的通知方式为系统向收件人发送短信提醒,短信到达率不高。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使用快件箱需征得客户同意,既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快递服务的一部分。快递员偷懒,服务少了,但消费者的快递费并未降低。有快递企业认为,尊重客户的选择才能留住客户,业界应该采用事后抽查回访的方式,对快递员进行有效约束。

【责任编辑:林少斌】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