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种出智慧菇,带领菇农种下致富菇
于艳:秀珍菇之乡好“菇娘”
于艳在查看海鲜菇。
福州晚报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肖丹 文/摄
18日,罗源起步镇的秀珍菇产品,亮相“5·18”。起步镇是中国秀珍菇之乡,全国每三朵秀珍菇就有两朵来自这里。而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一代代菇农的努力。
百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百谷”)总经理于艳,是新一代菇农。近日,她入选首届福州最美青年之十佳青年乡村振兴带头人。
回乡创业
当起“菇娘”
罗源是食用菌种植大县,秀珍菇、海鲜菇等食用菌种植规模达7000万袋。其中,海鲜菇味道鲜美,具有独特的蟹香味。位于起步镇的百谷,是全县唯一一家生产海鲜菇的企业。
走进百谷,一簇簇海鲜菇长势喜人,工人正忙着将其称重、装袋、封箱。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85后”的于艳感慨良多。8年前,她还是一个门外汉。
2012年,当时在福建师范大学读研究生的于艳来到百谷实习,发现农业大有可为。于艳是地道的起步人,父辈都是种植食用菌的,但因为技术有限,当时的质量和产量都不好。于艳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科技水平,种出“智慧菇”。
2013年,于艳没有留在大城市打拼,而是听从内心的呼唤,“回乡,做个‘菇娘’!”
培育“智慧菇”
结出“致富菇”
于艳认为,食用菌产业需要不断引进高新技术。因此,她主动与福建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所对接,并为公司引进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全自动菌包生产线,逐步实现智慧化、自动化生产。
“海鲜菇属于低温型菌类,对温度、湿度要求严格,菇棚装了智能化空调系统,自动模拟、控制生长环境,实现日产菌包2万袋,日产海鲜菇鲜品8吨。”于艳说,只要通过一部手机或电脑,可实时查看46间养菌房及40间菇棚的数据信息,还能进行远程控制等,实现“智慧种菇”。
依托现代化的生产技术,百谷年产值从2013年的500万元增长到去年的3000万元。“今年计划扩建1000平方米厂房,届时产量能再提升5%~10%。”于艳说,他们还深耕食用菌市场,投资建设绣球菌(属于菇中珍品)研发基地。
百谷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发展之初只有20多名员工,现在有近100名员工,90%都是附近的村民。他们每个月有3000元左右的工资。”于艳说。
“乡村振兴是一出好戏,需要更多懂农业、懂专业、会经营的人才来一起唱。”于艳说,她还打算为公司引进更多人才,一同种出乡村振兴的“致富菇”。
- 罗源秀珍菇入选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互认名单(2020-08-01 23:38:28)
- 罗源:“秀珍菇之乡”的嬗变(2019-08-12 07:19:11)
- 罗源“秀珍菇之乡”遭重创 千人进菇棚帮助重建(2015-08-11 07:36:35)
- 占全国70%:从“起步”腾飞 罗源打造“秀珍菇”金名片(2015-04-28 17:38:40)
- 全国秀珍菇第一县养成记(2015-04-22 07:37:50)
- 罗源秀珍菇 国内市场占七成 农民走上致富路(2006-09-28 21:29:56)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