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非遗传承人痴迷剪纸半世纪 剪出喜庆年
杨民兴痴迷剪纸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每逢佳节,民间都会借着剪窗花图案来表达美好的祝福。2月4日至3月12日,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杨民兴的作品展“燕尾裁春”在南安市行政服务中心举行,吸引不少市民前去参观,感受浓浓的年味。近日,记者来到76岁的杨民兴位于南安水头埕边村的工作室,听他讲述痴迷剪纸半个多世纪的故事,感受剪纸艺术的神奇魅力。
专心创作 题材丰富与时俱进
杨老家里和工作室的桌上、墙上,随处可见剪纸作品、红纸和剪刀,他的卧室甚至有一半空间堆放着他的作品。记者发现,其作品题材广泛,既有十二生肖、神话故事、牧童春晓等传统元素,也有惠安女、水头埕边村的双灵寺等身边景物,还有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疫情防控等时事主题。
“创作一幅较复杂的作品,至少需要一天。”他的工作台上有一些铅笔画的草稿,有的仍看不出具体内容,有的用黑色中性笔勾勒出线条。“脑子出现灵感后,先定主题,构思好表现手法,用铅笔画出草图,再修正,后画正稿。正稿挂到墙上利于观察细节,有不妥的地方再修改。”他介绍道,根据定稿创作时,还会边剪边改。几十年下来,其中一些步骤本可以省略,但他仍坚持“慢工出细活”,只有耐心细致,才能出好的作品。
自学剪纸
受母亲熏陶影响
细数起来,杨老与剪纸已结缘60余年。他回忆道,小时候,母亲常在家中绣一些花鞋、肚兜等婚嫁绣品,每逢村里有人结婚,她都要去帮忙剪盘花(又称喜花,婚嫁喜庆时装点各种器物用具和室内陈设用的剪纸),常常一剪就是好几天。普普通通的红纸,在她剪刀的上下翻转下,变为一张张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的盘花。在母亲长年的熏陶下,他从十三四岁开始自学剪纸。
由于从未受过美术专业训练,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他广泛收集他人的剪纸作品学习。高中毕业后,他一头扎进剪纸中。1978年,他成为一名教师,之后仍用业余时间剪纸。初学时,他与老同学戴德兴合作,由学过美术的老同学画画,他来剪,有一定基础后,再过渡到自己独立创作。“每一幅作品都剪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剪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生命的感悟。”
传承非遗
进学校传授技艺
从教师岗位退休后,杨老有了更多时间花在剪纸上。除了紧跟时代创作新作品,近年来,他也常常到学校开办讲座,参加政府部门主办的展览。如2015年,时任晋江市剪纸协会名誉会长的他前往安海养正中心小学,为该校300多名师生带去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并现场传授制作的技艺。去年,他到南安锦龙小学,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剪纸课。
“我们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埕边小学高校长告诉记者,学校提供课后延时服务,杨老欣然受邀为孩子们上剪纸课,传承非遗文化。
高校长还透露,2019年,法国的恩格来夫妇也慕名来到工作室,上了一堂生动的剪纸启蒙课,并用摄像机记录下杨老上课的每一个生动瞬间。2018年,杨老的剪纸作品还作为礼物被南安市政府赠送给日本平户市副市长长町田和。“可以说,杨老的剪纸作品化作一座桥梁,传承民族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泉州晚报记者 陈灵 黄耿煌 吴聪伟 实习生 林珏 文/图)
- 沙县:非遗齐亮相 “云”上年味浓(2021-02-13 10:51:28)
- 为非遗传人点赞:90后女孩日卖年糕15吨(2021-02-10 09:59:01)
- 济南70岁“剪纸王”创作百牛图迎新年 栩栩如生牛气冲天(2021-02-07 16:22:12)
- “小小非遗讲解员” 研学活动等你报名(2021-01-28 07:50:38)
- 福建泉州:非遗“秀”出“美味”(2021-01-19 11:27:27)
- 光明日报关注福州:把寿山石雕技艺带向世界文化舞台(2021-01-15 08:58:54)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