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州籍科技巨星陨落 院士王绶琯红色手模将永存家乡

2021-01-30 11:55:28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刘琳
  

福州籍科技巨星陨落 院士王绶琯红色手模将永存家乡

2017年9月23日,王院士在自己手模上签名。(资料图)

福州籍科技巨星陨落 院士王绶琯红色手模将永存家乡

  王绶琯年轻时照片。(资料图)

  福州新闻网1月30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刘琳)28日晚,又一福州籍科技巨星陨落,院士王绶琯在过完98岁生日后的第十三天走了。本报记者曾参与征集福州籍抗日老兵题词、手模和故事,王院士留下的红色手模将永存家乡。那次,他还为家乡留下了六个大字:抗战精神万岁!

  记者第一次见到王院士是2003年7月,为做福州海军学校毕业生口述实录而去。在北京中关村里穿梭了许久,找到王院士家时已是晚上7点多。给记者开门的是院士夫人,院士闻声从书房走出,第一句话是:“老乡,吃了没有?”用的是很地道的福州话。听说记者已吃了晚饭,他又问:“要不要煮点点心?”他还说:“有福州线面就好了。福州人有客来,喜欢用鸡汤捞线面待客。”采访持续到晚上10点多,记者不好意思,几次起身要告辞,王院士笑着用福州话说:“老乡见老乡,攀讲很欢喜。”

  记者最后一次见王院士,是与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建设委员会的同志一起,为征集福州籍抗日老兵题词、手模和故事而去,那是2017年9月23日下午。记者前一天到北京,往他家里打电话,亲属告知其重病住院,正在抢救。第二天下午院士女儿王莹来电,说父亲刚刚脱离了危险,听说老家来人,不顾医生劝说,坚持让老乡前来病房。得知老乡带来了家乡的线面和肉松,老人还笑着忆起当年说鸡汤捞线面的事。

  记者让王院士在福州籍抗日老兵题词簿上题词。他想了想,说:“就写‘抗战精神万岁’吧!”刚刚病中脱险,右手无力,写了几次都不满意。他不顾劝说,坚持写到自己满意。

  王院士在特制的福州抗日志士手模纸上,涂上专用红色手模印泥,留下了自己的手模,并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院士的这幅红色手模,未来将与已征集到的其他抗日志士手模一起,择期在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与福州乡亲见面。

  29日,记者打电话向院士女儿王莹致哀。她说:“父亲从你们上次来时住院,此后再未走出医院。其中好转了一段日子,还能写些字。去年年初开始病情转重。这次是因肺炎感染抢救无效而走的。”她感谢老家人对父亲的爱。

  人物介绍>>>>>

  王绶琯:中国射电天文学开拓者

  王绶琯(1923—2021),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天文学家。曾任伦敦大学天文台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上海徐家汇观象台授时工作主持人,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台长,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研究室主任、台长,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国家科委天文学科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常务委员、副主任、主任等职。院士。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中国射电天文学开拓者。

  1923年1月15日,王绶琯出生于福州一个海军家族。1926年,因生父病逝,王绶琯和母亲迁居上海,与当海军军官的叔叔一家一起生活。1936年,进入福州海军学校航海班学习。因眼睛近视严重,后来转至造舰班,专攻造船,1944年毕业。次年,被派往英国学习造船,进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造舰。

  英国皇家海军学院与格林尼治天文台为邻,王绶琯课余常来观象。英国当时是天文大国,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天文学家,王绶琯读到了这些天文学家写的科普书,对天文学的兴趣日益浓厚。在英国朋友引荐下,他给天文学家写信,多次带着天文学问题登门请教伦敦大学天文台台长格雷戈里,深谈数次之后,决定弃造船改行天文。其时,王绶琯在皇家海军学院的毕业设计刚刚完成并已获上尉军衔。但国民党政府已垮台,退缩至台湾岛。于是,他找到格雷戈里,对他说:“因为送我到这里留学的政府已经垮台,我要么回国去,要么到这儿来工作,我不想跟那个垮台的政府到台湾那个小岛去。”格雷戈里十分欣赏这位聪明好学的中国小伙子,同意王绶琯到伦敦大学天文台工作。

  1953年,王绶琯应国内著名天文学家、福州人张钰哲、陈遵妫等的召唤,回到祖国,进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

【责任编辑:伊宁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