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进高校讲税法 进社区讲家风 进企业讲全会精神

劳模谢贤昇:尽己所能发光发热

2021-01-19 08:56:56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李白蕾
  

劳模谢贤昇:尽己所能发光发热

谢贤昇进企业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记者 李白蕾 摄

  福州日报记者 李白蕾

  最近一个多月来,市劳模、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28年党龄的谢贤昇“档期”排得特别满,省、市各方邀约纷至沓来,都是请他去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退休了,有时间,安排得过来我都去。”谢贤昇笑着说。

  去年底,谢贤昇加入福州市劳模宣讲团,“四进”活动一场不落,接地气的宣讲得到企业职工和社区群众一致认可。“宣讲是我的强项,我曾多次进高校讲税法、进社区讲家风。所有宣讲都是义务的,有人爱听我就开心。劳模嘛,应该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不管在职还是退休都一样。”

  获聘客座教授

  开展税法启蒙

  谢贤昇退休前是国家税务总局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办公室三级高级主办,在税务系统工作30多年。从基层做起,加上爱思考,2005年他发现因相关文件规定不尽合理,导致管征出现漏洞,产生税款减少的问题。为此他撰写了一篇论文刊发在国家级专业杂志上,引起时任国家税务总局领导重视。此后,一系列文件及管征办法及时出台,控制了商业增值税下滑的局面,这篇论文也获得国家税务总局税收调研论文一等奖。自此,谢贤昇在业内声名大振。当年他获评市劳模。

  2006年,厦大嘉庚学院聘任谢贤昇为客座教授,请他为大学生讲解税收知识。“客座教授一当就是10多年,每年9月大学新生入学时,我都会跟他们讲税收与国家发展、税收与民生的关系,与同学们互动,对他们进行税法启蒙教育。”谢贤昇说。

  为了讲好税法课,谢贤昇不断提升自己,还出了《税海观澜》一书,这是基层税务工作者撰写的税法科普书籍,深受大学生欢迎。“讲了几年课,发现自己真喜欢做这事,把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能提升自己,还能帮到别人。这事有意义,我得越做越好才行。”

  研究谢氏文化

  传播冰心家风

  受父母影响,从小谢贤昇喜爱传统文化,多年前就担任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兼谢氏委员会会长,尤其关注谢氏的文化研究。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后,2008年他编著出版了《宗族文化与谢氏研究》一书。与冰心(谢婉莹)同为谢氏后人,谢贤昇对冰心文化作了挖掘。由于能写能说,他成了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讲堂的常客。

  “讲家风故事从我退休前就开始了。我曾作为主讲嘉宾开讲《福州市家风讲堂》,为市民讲授冰心先生及谢氏家族的优良家风传统。”谢贤昇说。

  作为讲堂承办地负责人,福州市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馆长闻进对谢贤昇评价颇高。闻进说,谢劳模为宣传推广冰心家风做了很多好事,他不仅在社区做访谈节目,也会在各个场合宣传。“世界遗产大会要在福州举行,这两年福州古厝文化持续升温,冰心家风讲堂开讲频率更高了。谢劳模接到宣讲任务后从不推托。听他讲课,你会感到他的宣讲是有历史积淀的,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信手拈来,让人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谢贤昇说,良好的家风家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是产生英才的巨大动力。“冰心祖父和父亲爱国爱乡的情怀深深影响着她,她在求学和人生路上牢记长辈教诲,言传身教的好家风成就了一代令人尊敬的大文豪。我们要讲好家风故事,让好家风代代相传。”

  宣传全会精神

  展现劳模风采

  在去年底市总工会组织的劳模宣讲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活动中,谢贤昇是出镜率最高的一位,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高校宣讲,他全参加了。“他不照本宣科,而是根据宣讲对象适时调整宣讲内容。比如在企业,他会跟职工讲怎么争当劳模,在社区,他会跟群众讲怎么参与社会治理,讲的都是大白话。内容接地气,让人入脑入心。”市劳模办主任余荣发说。

  邀请谢贤昇到晋安区政协作全会精神宣讲的晋安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维贵对记者说:“谢劳模特别有社会责任感,以前我们邀请他来给政协委员讲税法,这次邀请他来给机关工作人员讲全会精神,他都爽快答应并认真对待,从不提报酬的事情。”

  “虽然我退休一年了,但党员永不退休,劳模永不退休,我愿尽我所长发光发热。”谢贤昇说。

【责任编辑:马春林】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