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人吴鼎芬与福州版《拉贝日记》
中年吴鼎芬 。资料图
福州晚报记者 刘琳
福州晚报发起创办了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近日记者在征集本年度上榜抗日功臣名单时“,挖掘”出一位极具风骨的抗战老人——吴鼎芬。
79年前,这位年逾七旬的乡贤,在敌人的刺刀下奔走采访,留下了福州版的《拉贝日记》——《百卅五日陷城日记》,留下了珍贵的史料,让福州人铭记历史,不忘国仇家恨。
政声斐然
百姓立碑记功绩
吴鼎芬(1870年—1956年),字洁诚,祖籍长乐古槐镇感恩村,晚清优贡。
清末,他曾在鼓楼石井巷组织开智学会,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为教育救国积极实践。他见台江人口密集,但缺少正规学堂,遂呈请清政府学务处,请求利用台江南禅寺办学。得到批准后,他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出资出力。学堂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开学,取名福州开智学堂(现福州第十四中学)。3年后,吴鼎芬任校长,后一直担任学校董事。同盟会成立后,这个学堂成为同盟会宣传革命、培养志士、联络同志的据点。
武昌起义爆发后,吴鼎芬参与组建师生“防卫团”,投身反清斗争。福州光复后,他又参与联络各校组成400多人的学生北伐队,北上抗清,他具体负责文牍和筹饷事宜。
1913年、1929年,吴鼎芬两次担任长乐县县长。任上,他恪尽职守,抓农耕、修水利、办学校、平械斗、稳治安,政声斐然。他离任时,长乐万人空巷前来送别,并赠万民伞,刻石立碑,记述其功绩。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福州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陷城日记
记录人民不屈精神
提起拉贝与《拉贝日记》,相信不少福州人并不陌生。
约翰·拉贝(1882年—1950年),德国汉堡人,1908年来华,曾在德国西门子北京分公司做会计并兼文书,1934年在南京建了一所德国学校。自1937年11月至1938年回国前,拉贝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救助了大批中国平民,使他们免遭日军杀害。其间,他写下的记录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战争日记——《拉贝日记》,在抗战胜利60周年时出版,被公认为是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史料。
吴鼎芬所撰写《百卅五日陷城日记》被认为是福州版的《拉贝日记》,重要原因是日记中记录福州第一次沦陷期间日寇侵略福州、残害百姓的具体事件多,涉及面广,为研究日军侵华史、揭露日军罪行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历史记录。
吴鼎芬详实地在《百卅五日陷城日记》中记录了福州第一次沦陷时日军在福州犯下的滔天罪行。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