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病后久卧极易形成血栓 60岁以上发病风险成倍增加
福州新闻网7月19日讯(福州晚报见习记者 林雅 通讯员 蔡一苇)很多老百姓都觉得生病了就要躺着,不宜活动。但是前不久,一直躺着的黄大姐却差点丢了性命。医生提醒,生病后经常久卧不动,极易引发血栓栓塞症,严重的甚至会致命。
病后久卧引发致命肺动脉栓塞
黄大姐来自闽南地区,今年50岁出头,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前段时间,她总是感觉人很疲惫,经常抬不起腿,尤其是左腿,时常酸痛,用不上劲。
家人撩起黄大姐的裤腿,一看吓了一跳,只见她的左大腿肿胀得厉害,比右侧大了一大圈。家人赶紧把她送到当地医院,检查后发现竟然是少见的左大腿黏液纤维肉瘤。
由于当地医院治疗条件有限,黄大姐转诊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切除了肿瘤,并保住了骨头、大血管、神经,不会影响今后的康复和生活。不过这个黏液纤维肉瘤是恶性的,她还需要进一步化疗。
“先静养一段,好好加强营养,让伤口快点长好、愈合。”术后,黄大姐一家人这样想道。但令他们困惑的是,黄大姐的伤口愈合得很慢,中途还再次回到附一医院进行了清创引流术。清创术后,黄大姐更是不敢乱动了,这一躺又是十天。
而意外就在这时发生了。一天夜里9点多,黄大姐突然感到胸闷异常,紧接着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口吐白沫、四肢冰冷,甚至连血压都无法测出,心脏呼吸骤停!
赶到的值班医生护士立即对她进行床旁心肺复苏术,并紧急请麻醉科、ICU、呼吸、心内科、血管外科和介入科等相关学科紧急会诊,多学科协作救治。
5个多小时的抢救后,黄大姐被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前一刻还好好的,怎么转眼就不行了?黄大姐的家人焦急万分。很快,医生们排查出了“真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大面积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栓塞,这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凶险的急危重症。接下来的十多天,黄大姐都在ICU中接受不间断的抢救。
仔细询问了黄大姐术后种种情况,医生们找到了血栓形成的原因。
“这全是卧床惹出来的病!”附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林晓说道。这一句话把黄大姐家人一下子都整懵了。生病了,难道不是需要躺着吗?
林主任介绍,黄大姐比较胖,生病后久卧不动,再加上肿瘤和手术的缘故,静脉血流瘀滞,血液呈高凝状态,极易形成血栓。而下肢静脉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就会直接进入肺动脉,导致肺动脉栓塞,严重的大面积、次大面积栓塞可以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目前,黄大姐先后闯过了取栓溶栓、呼吸衰竭、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肺炎、脓毒血症等一道道难关,终于顺利康复。
中老年人要重视血栓风险评估
“全球每4个人里就有1人死于血栓相关性疾病,但大多数人对于血栓并不了解。”林晓医生介绍,近几年,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静脉血栓栓塞症和肺动脉栓塞成为问题比较突出的一类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他介绍,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使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在内的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是遗传、环境及行为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提醒,每一个患者都要高度警惕,认真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做好预防,千万不要一味地认为生病了要少动、加强营养,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治疗、护理和康复。
那么,生活中要如何预防呢?林医生介绍,深静脉血栓可见于任何年龄层者,但统计显示,随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步增高,60岁以上发病风险成倍增加。临床上常能见到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患这病。另外,手术、静脉血栓史、恶性肿瘤、创伤、产后、口服避孕药等都是该病重要的易患因素。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血栓风险较高者,可能还需要进行药物预防。
他说,改善生活方式的方法包括:避免长期卧床或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不动,适当多饮水,避免长期服用避孕药以及激素类药物,适当运动等。而生活方式的干预中,运动则是最有效的方法。
最后,他提醒,如果出现下肢水肿,须尽早就医排查是否已经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如果已经形成了下肢静脉血栓,则禁止被动挤压小腿肌群,避免血栓脱落,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
- 16岁少年患上“老年病” 全身多处血栓昏倒在厕所(2020-07-01 09:05:03)
- 八旬老人房颤擅自停药险截肢 微创介入取栓保住腿(2019-10-16 10:27:04)
- “坐月子”宅着不动 年轻妈妈患上深静脉血栓(2019-03-22 09:14:50)
- 孕妇坐月子躺出脑血栓:除上厕所不下床 天天喝肉汤(2018-05-22 15:29:45)
- 不下床天天喝肉汤 新妈妈老式坐月子“躺”出脑血栓(2018-05-22 15:25:39)
- 夺命一吻?男孩被女友留下吻痕丧命或因血栓导致(2016-08-29 10:12:38)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