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边角微改造,温暖了街区
福建工程学院教师徐伟和肖翊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
改造前的榕树下便利店
改造后的榕树下便利店 (受访者供图)
百年烟台山,是福州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如何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平衡点?用微改造撬动新活力,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福建工程学院教师徐伟和肖翊带领学生成立的“烟台山环境营造工作坊”,积极参与仓山区牵头实施的“温暖的街区”共建公益计划。虽然他们的教学研究设计大都仅限于方案与模型,但却在建筑模型的微观视角里,发现了社区活化的可能,并努力从另一个维度让边界与转角空间更温暖。
希望平常的角落也能被关注
在“温暖的街区”共建公益计划中,乐群路上福州高级中学前的榕树下便利店作为一个样本被重新设计,融入新的功用。
负责微改造的建筑师肖翊曾是福州高级中学学子,他希望通过便利店来探讨公共建筑所能承担的社会功能。
谈及为何选择烟台山作为教学设计案例,肖翊将其归因于心中厚重的情结。
“2005—2008年,我在福州高级中学就读。记忆中,那时烟台山是一个很安静的区域,有小巷子、大榕树和老洋房,跟当时紧张的高中学习形成强烈反差,是一种难得的慢生活步调。”他说,如今的榕树下便利店不止于传统售货,还是包裹与外卖集中站,学生来领取时会造成门前交通拥堵。
微改造,该从何做起?基于便利店这一功能转变,肖翊试着按复合型商店模式进行多样重组。其中,在商店内装上弧形的可更新货架,再把便利店一半的面积退让给外面马路,并与门口大榕树形成另一个弧形,构建一个圆形的公共空间,让便利店、学生和周边居民都能从中找到获得感。
在肖翊手上,类似这样注重细节改变的社区营造案例还有不少。比如,2014年,他在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任职时,曾带建筑系学生从小处入手,到闽侯县荆溪镇关中村做过乡村环境营造研究设计;2018年,他从米兰理工大学留学回国到福建工程学院任教,以福州上下杭龙岭顶社区为研究对象,发起成立“野生建筑工作坊”学术团队。
正是有了这些探索,由福州市仓山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温暖的街区”共建公益计划启动之时,肖翊和徐伟老师一起带学生们以烟台山为研究对象,做一个平行于实际街区改造的纸上社区营造的可能性讨论。
肖翊告诉记者,他从建筑师的视角回应烟台山的公共环境问题,试图捕捉城市更新的需求动量,重新调试空间的配置与边界,希望呈现出为民众营造善意的在地环境,更期盼平常的角落能被关注。
- 福建小渔村:水清沙幼古厝红(2020-06-18 14:43:00)
- 福建协和大学校长楼修缮后 将作为博物馆开放(2020-06-14 12:28:38)
- 上下杭街区上演“福州故事”(2020-06-13 13:52:42)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我们重温……(2020-06-12 10:49:17)
- 福州高新区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单公示 10处建筑入选(2020-06-12 10:43:05)
- 《〈福州古厝〉序》职工读书分享会举行(2020-06-09 00:03:25)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