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建协和大学校长楼修缮后 将作为博物馆开放

2020-06-14 12:28:38  来源:海峡都市报
  

  背靠鼓山,面朝闽江,在福州魁岐,拥有16处文保单位和40多处历史建筑的福建协和大学历史建筑群,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中西合璧的建筑和优美的风景,被誉为当时最美的校园之一。

福建协和大学校长楼修缮后 将作为博物馆开放

  ▲协和大学校长楼修缮后,将作为博物馆开放

  上个月,《福建协和大学近代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进行公示。项目业主单位、鼓岭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计划将修缮后的校长楼,作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在为博物馆征集老物件的过程中,协和大学93岁的老校友翁迈东提供了大量资料。昨日,翁老在家中向记者回忆了福建协和大学建筑群中的故事。

福建协和大学校长楼修缮后 将作为博物馆开放

  协和大学老照片 (翁迈东/供图)

  福建第一所现代化大学配有校船校车

  1946年夏天,年仅18岁的翁迈东考进福建协和大学西文系,学习当时很前卫的专业——西文。翁老说,福建协和大学创办于1915年,是福建省第一所现代化大学,但他入读算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福建协和大学校长楼修缮后 将作为博物馆开放

  93岁高龄的翁老,对协和大学的往事依然记忆犹新

  “我高中读的是格致中学,毕业后,有钱人家的孩子都考去外省了。我家境一般,就选择了本省的大学。”翁老解释说,由于身体原因,他一度中途休学。等到再次回归校园时,又改修更接地气的园艺专业,在校园中的学习,为他日后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柑橘方面专家打下基础。

  翁老回忆,当年若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就有机会获得奖学金。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开学前的分宿舍。

  “男生的宿舍户型有三种,我都住过。那时学校宿舍分为2人间、4人间和8人间,学分高的人优先选择。新生的学分少,一般住8人间。”翁老说,当年协和大学的配套非常不错。翁老的家在洪山桥,周末回家都有校船和校车接送。

  鸟类学家报考时西红柿成了送分题

  翁老经过收集整理,编写了《福建协和大学史料汇编一书》,学校30多年的办学史中出现的名人,他都如数家珍。

  据翁老介绍,我国著名鸟类学家郑作新就是其中之一。郑作新从小天资聪颖,读书时连续跳级,中学毕业时才15岁。福建协和大学破格录取了他,成为该校年纪最小的大学生。“郑作新考试时,考卷中有一种植物,也就是西红柿,当时很多人都没有见过,更别提吃过。但郑作新认识,还直接说出了它的英文‘tomato’。”

  除了郑作新之外,还有一个人也让翁老印象深刻,他就是美国人穆霭仁。上世纪40年代,穆霭仁曾在福建协和大学短暂任教。“他的后人一直在促进中美文化交流。”翁老说,穆霭仁的儿媳穆言灵,一直致力于福州鼓岭文化研究,今年她还成为鼓岭富家别墅的主人,向游客介绍百年前的中西友好交往历史。

  男女生就餐分开 社交在图书馆

  采访中,翁老不禁感慨,福建协和大学的校风优良。

  他说,以前的男女宿舍楼是分开的,食堂也是分开的。若男生想拜访女生,两人需在会客室见面,还有一名女生部的老师负责监督。

  那么平时男生女生如何交往呢?翁老说,他们可以在图书馆里一起学习,位置谁先到归谁。有事情也可以在图书馆外聊。

  “学校老师教书育人的方式别出心裁,不骂不批评,总是以德服人。”翁老说,这也体现了校训“博爱、牺牲、服务”的内涵。

  翁老记得一个故事,当时,学校里禁止学生深夜外出。然而有几个男生晚上肚子饿了,翻出校门去吃夜宵。回校时,他们被蹲守在校门口的校长逮了个正着。

  “你们猜校长是怎么做的?他只说了一句话——‘现在很晚了,不要吵到大家。’这些男生没有被通报,或者处分。”翁老说,自那以后,男孩们深知自己的行为的错误,再也没有偷偷溜出去吃夜宵了。

【责任编辑:李琳珊】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