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州职工“三创”中心“花式复工”背后的故事

2020-03-24 08:07:50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李白蕾
  

福州职工“三创”中心“花式复工”背后的故事

  创客们聚在共享职工之家讨论复工复产问题。记者 李白蕾 摄

  福州日报记者 李白蕾

  23日上午,记者来到福州市职工创新创业创造中心的共享职工之家,乐饱饱、云极创响的负责人们正在讨论疫情过后企业的发展问题。这个由市总工会与国有企业华榕集团共同打造的职工“三创”中心,目前复工率已达60%,其余40%的团队选择在云端办公。“互联网办公”“跨团队劳动力共享”“线上展销”“网上路演”……“花式复工”的背后,凝聚着党工共建力量的推动。

  共享职工之家 成为创客“温暖驿站”

  “这个共享职工之家,并不只是你看到的这间会议室,还有共享会客厅、共享众创学堂等。在这次抗疫中,由党工共建联合打造的共享职工之家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好诠释了‘共享’这个理念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为落实“市直机关服务基层年”有关部署要求,市总工会组织党员干部到“三创”中心蹲点,手把手指导“三创”中心兼职工会干部如何通过党工共建的方式,支持“三创”中心建设共享职工之家。

  当时驻点服务的市总工会蹲点干部郑琦告诉记者:“蹲点期间,我们带着‘三创’中心的工会同仁们前往‘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中移在线服务有限公司和福建省水口发电集团实地学习,帮助‘三创’中心改进工会工作,研究实实在在服务职工的举措。”去年底,在省市总工会支持下,“共享职工之家”在“三创”中心挂牌成立,成为创客们抱团取暖的“温暖驿站”。

  “三创”中心工会干事郑文青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共享职工之家”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上搭建职工创新项目展示平台,有职工创客经纪人在线提供VR智能展示讲解,还有创客在线培训学堂;线下帮助复工职工订餐、收发快递等,让工会在小微企业中也有了实实在在的存在感。“最实在的优惠是,在党员志愿者和职工创客工会的共同呼吁下,所有入驻团队2月可享场地使用费减免,小微企业顿时如释重负。”

  创客导师实施 “一企一策”指导

  “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更需责任担当。疫情一发生,我们就分头打电话询问企业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作为创客工会干部,同时是优空间党支部副书记的小罗说,“创客工会是入驻小微企业的‘娘家人’,身为党员的我们,更要不忘初心,为职工服务。”

  据了解,职工“三创”中心入驻了54个榕台职工创业项目,基本上是小微企业。为了让这些企业尽早复产复工,职工创客联合工会担起“娘家人”职责,并积极组织由23名职工创客导师组成的“共享智库”,实施“一企一策”指导。在战“疫”中有着出色表现的职工创客团队“福州一号互联”的复工就离不开创客导师的智库支援。

  “福州一号互联”带队创客卢健告诉记者,在武汉封城消息发布当晚,他们就在考虑能为战“疫”做些什么,经创客导师团队启发,决定研发文本机器人项目。12名职工创客以远程办公方式,在短短4天内就完成AI项目测试,机器人成功打出200通测试电话,识别准确率达98%。“您好,我是防疫办公室智能客服,请问近期您是否到过湖北?”这通智能疫情防控电话为战“疫”早期排查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员导师 成为复工“强援”

  采访中,卢健多次提到最近和他频繁“云交流”的创客导师赖靖靖。“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在沟通交流方面颇有心得,经常指导我多倾听员工的声音,化挑战为机遇。”赖靖靖是23位职工创客导师之一,也是这支队伍里6名党员中的一位。

  “关键时刻,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期间,更要主动担当。‘福州一号互联’这家企业在战‘疫’之初职工的士气和动员方面有些问题,负责人担心职工面对困难会不安,却不知道该如何去鼓励和引导员工。了解到这家企业的困难之后,我第一时间联系了卢健。”赖靖靖说。

  其他5位党员导师也出钱出力,活跃在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一线。有着26年党龄的蒋华玉是福州优空间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作为“三创”中心防疫防控小组总指挥,他正月初二便召开视频会议制定防疫预案,大年初三开始,直接“驻扎”在“三创”中心,一直值班到现在。

【责任编辑:钟培培】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