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从滩涂上“崛起”!来看看平潭紫菜的“前世今生”

2019-11-13 10:28:02  来源:新福建
  

  东南网11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APP-新福建记者 林霞 通讯员 唐家彬)近日,在平潭敖东镇华东村的澳口,广阔的海域被精心打造成“海上农场”。成片的紫菜在海里蔓延开来,犹如稠密的黑色丝带般在水中舞动,渔民驾驶紫菜收割船只穿行,船在海中行,宛似画中游。

  深秋,紫菜养殖户迎来了最忙碌的收获季节。在平潭,坛紫菜养殖总面积达2000多公顷,年产量突破万吨。“平潭共有3座室内育苗室,育的苗种除了供应本地生产外,还销往福清、长乐、江浙一带。”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渔技中心负责人林雄生说。

从滩涂上“崛起”!来看看平潭紫菜的“前世今生”

“靠海吃海”的勤劳渔民通过养殖紫菜创造财富 蔡起辉 摄

  平潭紫菜产业的发展在历史中有迹可循。从最初宋朝贡品,到如今朝着育苗、养殖、加工等全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迈进,产业走出一条现代化新路子。

  源于宋朝:天然坛紫菜曾是贡品

  平潭紫菜最早可追溯至宋朝。《平潭县志》记载:“宋时,坛紫菜充当贡品。”

  这一说法在《福州市志》和《福州市名产志》中亦能找到佐证。前者记载:“福州海带和坛紫菜已大量养殖,其中平潭牛山、塘屿一代岩礁采收的野生坛紫菜在国内外最负盛名。宋代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曾以紫菜作为贡品。”后者提到,平潭坛紫菜干制后,列为贡品供奉朝廷。

  坛紫菜指的是野生紫菜,盛产于平潭南海、屿头、东庠一带,附着于浅礁石生长。“附石生海上时色青,取于之则紫色,其纤者,味尤珍。”这是《平潭县志》中对平潭野生紫菜的记载。

  坛紫菜自然繁殖生长有其特定的海域范围。《平潭县志》记载,县域北部、东部、东南部海域一带的岩石上均有繁殖生长坛紫菜,特别是朝东北大风浪正面冲击、越陡峭险坡的岩石,紫菜附苗率越高,生长就快,菜质好、产量高,且不易发生烂菜。

  据记载,早在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平潭就开始菜坛式栽培紫菜。“采收坛紫菜是一项危险的作业,因为滩面平滑,渔民要用绳子绑住自身,再从高处缒下,逐片采收。”林雄生说,平潭是天然坛紫菜之乡,如今人工养殖的紫菜,采用的即为野生坛紫菜的苗。

  元朝起,坛紫菜从野生养殖走向半人工养殖。据《平潭县水产志》和《福州市名产志》记载,元朝,菜民利用壳灰水清坛,提高紫菜产量;清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年),平潭渔民在岩礁上洒上石灰水灭害清坛,以便紫菜附着生长,形成菜坛养殖法。

  平潭紫菜也曾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期:民国11年,县内自然繁殖紫菜的岩礁有102处、产量101.8吨;1959年,县水产局文量全县坛紫菜养殖面积为25公顷,年产量1050吨(湿重)。

  “平潭的气候、水质等方面都十分适宜紫菜的生产,特别是元代起,渔民创造性地用壳灰水洒磹,清除杂藻、杂贝和其它敌害生物,产出的紫菜口感也更佳,紫菜产量亦逐年提高。”林雄生说。

  市场扩张:从坛紫菜到帘紫菜

  平潭紫菜的发展史,是岚岛儿女“靠海吃海”、用勤劳的双手抢抓市场商机的生动诠释。

  1959年,平潭开始室内人工育苗试验。“由于坛紫菜生长环境特殊,只附着于特殊海域的岩石,只能利用岛屿边缘潮汐区内的自然石块进行紫菜养殖,养殖面积难以扩大。为此,当时平潭转向人工养殖帘紫菜,以期增加产量,保障市场供给。”林雄生说。

  帘紫菜不同于坛紫菜,可在近海区域养殖。养殖户利用一排排竹竿将一些海域围起来——称之为紫菜台,紫菜台之间均匀地系着数十根绳子,形成了一个网帘,而人工养殖的紫菜就附着在这些绳子上面。

  《平潭县志》记载,1966年向晋江县祥芝紫菜育苗试验场购买已培育的壳孢子贝壳,在建民海区试养取得成功。1968年,在县藻类养殖场(海带场)建第一座紫菜育苗室,育苗有效面积130平方米。1972年,苏澳水产站建紫菜育苗室1座,育苗有效面积312平方米。

【责任编辑:伊宁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