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派制度20年综述:让“创新之花”遍开神州大地
金秋,在云雾缭绕的梯田上,在挂满果实的果林中,在郁郁葱葱的大棚里,农民们都可以看到熟悉的科技特派员的身影。
1999年以来,数以万计的科研工作者有了“科技特派员”这个光荣的称号,见证了一个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春华秋实二十载,美丽田野绽芳华。
科技特派员制度,凝聚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指导,是由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升的农村工作重大机制创新。
发轫
当好“一号特派员”
今年7月1日,正在福建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溪后村田间地头忙碌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教授级高级农艺师、驻溪后村科技特派员吴敬才,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延平区委宣传部部长张嘉明转发的“七一祝福卡”,落款是“致奋斗在脱贫战场上的你”。
作为福建省首位科特派践行者,吴敬才与溪后村已结缘20年整。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作为闽北农业大市,南平的粗放型农业经济陷入困境。雪上加霜的是,1998年6月,又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农业农村受损严重。为破解闽北的“三农”发展难题,南平3000多名干部下基层问计于民。村民们提意见说:“平时干部下乡,就像蜻蜓点水,沉不下来,也解决不了问题。”南平市决定选派农业科技人员下乡。
彼时,吴敬才刚从德国进修回国,被派驻到溪后村,帮农民解决科技问题,被乡亲们称为“一号特派员”。
1999年2月,南平选派225名首批科技特派员到乡村开展科技服务,这成为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端。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对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即选派村党支部书记、科技特派员、乡镇流通助理的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后,在《求是》杂志刊文《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福建省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的调查与思考》,指出这一做法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有益探索,值得认真总结。
2002年,科技部总结福建南平实践经验,在宁夏等西北五省区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
福建、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科技特派员制度从无到有,从福建走向了西北五省区。
2004年,科技部、人事部梳理了福建南平的科技特派员经验和宁夏的农村科技创业模式,出台《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扩大了试点。
“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当年的吴敬才怎么也不会想到,20年后,我国有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奋战在农业农村一线。他成为了这数十万分之一。
“20年来,我一直在八闽农村开展科技服务,深切地感受到基层农民对于农业技术的渴求。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就应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践行科技惠农的初心和使命。”吴敬才说。
- 科特派助力政和姬松葺产业发展(2019-07-31 08:33:32)
- 福州首批农科企业年内接入气象大数据系统(2019-07-17 07:35:06)
- 福建首个高校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立(2019-07-08 09:03:17)
- 科技特派员蔡守平:密密森林里有位好“医生”(2019-06-30 08:17:02)
- 三明市将乐县:乡土科技特派员有了扶持贷款(2019-05-12 10:07:24)
- 福清:科技特派员入村来兴农(2019-04-12 07:31:41)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