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 新技术 新模式
福清:科技特派员入村来兴农
陈钟佃(右)现场指导农业生产。
福州日报记者 吴晖 文/摄 实习生 张鸿春
近日,在春耕春种的农忙时节,记者来到位于福清海口镇的福建三华农业有限公司,只见1500多亩的水稻秧苗在温棚中吐绿,长势喜人。公司总经理助理林仁春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的水稻是全程机械化生产,智能化浸种催芽、温室育秧、自动化播种、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割。有了科技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传统农业低效劳作的情况得以改变。这得感谢政府为我们派来的科技特派员啊!”
科技特派员是由地方政府选派的高素质的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其任务是推动农村创新创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林仁春所说的科技特派员叫陈钟佃,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其作为福州市的科技特派员,入驻福建三华农业有限公司。
陈钟佃告诉记者,2016年他来“三华”时,发现公司1500多亩的水稻存在“一高两低”的问题:人工成本高,产量低、价格低。
秧田肥力的高低是培育壮秧的关键。要准备育秧时,当地农民便要到河里掏河泥,挑上岸后,还得手工将河泥中直径超过0.5厘米的小石子剔掉,然后再把土放在泥潭中打烂。“育秧在春节前,这时候福州气温低,海口镇靠海,风又大,农民朋友非常辛苦。科技可以帮助农民从繁重、低效的劳作中解放出来。”陈钟佃说。
于是,他在“三华”建立了福清首家全程机械化育插秧中心。记者当天到中心探访时看到,中心内有序地排列着一个个高约2米、宽约1米的水稻种子催芽机,里面可以分层摆放水稻种子。据介绍,全程机械化育插秧中心启用后,育秧的培育土采用专用基质,不用农民再冒着料峭的春寒到河里掏河泥了。“播种、机插、病虫防治及收割也都实现了机械化操作。”陈钟佃介绍说。
水稻生产可以实现全程机械化了,可当时陈钟佃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公司的水稻品种产值低。
如何实现提质增效?陈钟佃的做法是引进新品种。他先后引入了甬优系列、颀荣优系列、荃优系列等优质水稻品种。引入新品种后,每亩水稻收入增加了400元,按1500亩计算,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公司增收60万元。
记者当日在采访中,看到公司除了千余亩的稻田,还有数百亩的果树,主要种有番石榴、火龙果和柚子等。漫步果园,陈钟佃指着番石榴果树,告诉记者这些果树都是2016年后改良或引进的。当年,陈钟佃初到“三华”时,发现公司存在着果树老化、果树“个头”普遍偏高等问题。
发现问题后,陈钟佃立即对果园进行改造,采取矮化栽培等措施优化。目前火龙果果树基本控制在1.4米~1.6米,大大方便了采摘,管理成本大幅下降,产量也大幅提高。
采访中,记者看到番石榴果园旁还留下了一堆堆的油菜花秸秆——这是陈钟佃为“三华”引入的“套种”模式。陈钟佃告诉记者,套种好处多,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产值,油菜花还具有观赏功能,生长期内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提高作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豆科作物的套种还有固氮的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可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助力生态农业发展。
相关新闻
- “科技保姆”活跃在林间地头(2019-04-08 11:14:57)
- 用上物联网和大数据 琅岐岛的“聪明”超出你想象(2019-04-08 08:11:34)
- 武夷山:“科特派”出没在茶山上,田野间(2019-04-02 08:18:04)
- 玉兔二号马上要"退休"?专家:它的"人生"才过1/10(2019-04-01 08:56:46)
- 福建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19-03-31 08:08:37)
- 南科大今年在闽招收35名本科生 报名时间截至4月30日(2019-03-31 07:55:39)
- 福建南平:科技特派员在行动(2019-03-30 17:15:58)
- 福建着力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2019-03-26 08:12:38)
- 福建1823家企业进入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培育发展库(2019-03-25 08:36:05)
- 科技特派员吴飞龙十余年真情帮扶助企业壮大(2019-03-24 07:52:26)
- 陈群教授获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个人奖(2019-03-18 14:55:51)
- 我国建成首套用于南极地区的新能源微网供电系统(2019-03-18 09: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