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装备所:待遇不封顶 事业留住人
我省近日出台的《关于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加快建设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等47个特色园区和创新平台、项目。
如何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研发创新平台?日前,记者探访了从零起步历经5年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研创新平台体系——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
在全球招人才
6月1日,代表现代电气控制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第五届IEEEPRECEDE”在泉州召开,这也是该会议首次在亚洲举办。更引人注目的是,本届大会主席由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的德国海归博士汪凤翔担任。
2014年,当年轻的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汪凤翔到泉州装备所时,他一定没有想到,这家刚成立的院所先后吸引了德国、英国、法国等世界制造业发达国家一流工科大学及北大、清华等国内重点高校200多名高层次科研人才加盟。
原本处于人才“漏斗”劣势的泉州装备所靠什么来吸引科技人才?所长刘海舟说,靠的是泉州的科技人才政策优势、研究所创新的运行机制和“顶天(科学前沿)立地(工程产业化)”的发展定位。
随着工业4.0的推进,泉州提出强智能制造促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搭建创新平台,聚一流人才。6年前,泉州市向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提出建设装备制造研究所构想。
2013年6月,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成立考察小组远赴欧洲考察装备制造业科研情况,拜访相关的研究机构、高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并招聘高层次装备制造人才。“我们第一站就直奔慕尼黑这个老牌工业城市。制造业非常热门,高层次工程化人才是香饽饽,汪凤翔就有不少名校抢着要。”刘海舟说。
来自江西九江的汪凤翔,成为所里引进的第一批工程技术类海外人才之一。“有中科院这个国字号平台,装备所的主攻方向又与我所学专业相近,这是一个好的创业机会。”汪凤翔说。
汪凤翔到位后被破格任命为副所长,作为团队学科带头人,他根据福建产业需求情况,马上着手组建了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电机控制与电力电子系统实验室及30多人的科研创新团队。
引得进人才,还要留得住、用得好。
泉州市政府每年拿出2000万元专项人才资金,并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倾斜,而且为支持装备所的建设出台了极具吸引力的特殊政策——引进人才可叠加享受各级政府人才政策,人才待遇不封顶。
除了政策牌,还有装备所打的吸引人的“事业牌”。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为装备所出台政策,设立人才特区,创新人才评价和引进机制,引进人才时参考其国外工作经历、研究项目、技术专利、工程产业化成果。
在这里评职称同样高标准,但允许在评上之前以课题组长身份开展工作。34岁的物联网通信技术课题组长汤璇博士来自河南,毕业于英国洛桑比亚大学,清华大学博士后,本有机会留在清华任教却选择来了泉州。她主持着几百万元的科研项目。“如果在其他地方是不太可能让我这样资历的年轻人来主持的。”她说。
- 福州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总奖金70万元(2019-06-01 08:03:53)
- 福建出台《关于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2019-05-28 08:36:46)
- 第四届京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台湾复区赛结束(2019-05-25 10:51:40)
- 泉州丰泽区:创新创业创造,为新城区赋新能(2019-03-30 09:07:43)
- 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 这些重磅嘉宾最关注什么(2018-11-08 10:21:50)
- 福建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结果揭晓(2018-11-07 07:32:16)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